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民族化”"
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民族化:作为过程的界说
收藏 引用
《晋阳学刊》1996年 第4期 91-93页
作者:皖人太原市委党校 
民族化:作为过程的界说皖人长期以来,关于电影民族化的讨论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要说研究和总结电影民族化的艺术规律,就连“民族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还说不清。《电影艺术》曾发表晓肖的一篇文章:《旁观席上的插言》,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油画风景“民族化”的根基和探索方向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5年 第7期 86-87页
作者:任济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油画自传入中国以来,不断地有油画家在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董希文、赵无极、朱德群等。他们在构图、用笔、色彩和意境方面均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画面形式美和语言美。中国艺术中的山水画高度凝聚了中国哲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派与民族化——从新时期的“现代派”小说看创作家的民族化意识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1989年 第1期 14-20页
作者:毕光明 
究竟什么是文艺的民族化,已经有人作了不无启发性的阐释和辨正。不过我想问,文学的民族化问题在理论家的宴席上碰杯,同在创作家的酒缸内发酵,哪一种更有实质意义、更具决定性呢?无论是民族形式还是艺术语言,难道诗人、小说家或剧作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化: 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
收藏 引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 第3期20卷 106-109页
作者:杨立元 
民族化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杨立元一关于民族化的概念,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一种认为:民族化,“就是把他民族的艺术成果,作为丰富以至改造本民族艺术的外在条件加以利用,并成为本民族的艺术手段,其目的在于壮大和发展本民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洋弦乐艺术“民族化”之我见
收藏 引用
《音乐探索》1991年 第4期 53-56页
作者:徐山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西洋弦乐艺术在中国的历史不过半个多世纪,可谓年轻也。但是,在这短短时间里,经过一代又一代音乐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这朵艺术之花在中国越听越艳,愈来愈香,根也越扎越深了。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小提琴专业学习的引入,到只拉拉歌曲的聂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抗战时期中国新兴木刻的“民族化”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3期34卷 80-85页
作者:谢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64 
“民族化”是木刻艺术中一个经久不衰的核心问题。抗战日期中国新兴木刻的“民族化”在内容上以现实生活为创作源泉,在形式上则采用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并批判地继承外国木刻艺术的优良成分,逐步形成了民族化与世界性的统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芭蕾复兴”好吗——“民族化”的悖论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1996年 第6期 38-40页
作者:李杰明 
我国的芭蕾艺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系统的建立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创作出了《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优秀芭蕾舞剧。但“芭蕾民族化”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中国芭蕾发展方向的争论焦点,中国芭蕾的路子应该怎样走?我们热切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化”与我们的素质——李杰明《芭蕾复兴好吗》一文读后杂议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1997年 第2期 47-48页
作者:南燕 
李先生关于“芭蕾复兴”、“民族化的悖伦”的文章读后,让我来了些兴致。我是舞台下,剧场外人,不懂“芭蕾”。因为议题是“民族化”,作为族之一人我自然有了发言权。外行内行是次要的事。 李先生不解,何以科学技术可以国际,而文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包装装潢设计“民族化”质疑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7年 第S1期 72-75页
作者:董其君 
作为销售商品的包装装潢,其意义在于运用媒体以增强消费者的注意值,从而达到扩大、加速销售的目的。富于艺术魅力的设计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现代包装工业的兴起,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紧紧相联的。在现代条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油彩里的“中国气象”——徐里油画的“民族化”探索辑评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16年 第3期 10-19页
徐里,1961年生。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中国文联、财政部、文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办公室兼创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组委会执行秘书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