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沉默”"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课堂会话中“沉默”的语用分析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年 第11期 72-73页
作者:房锦霞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一、引言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深入地研究“沉默”现象。他们分别从语言学、心理学、话语分析、文化和艺术研究、人种学、语用学等各方面,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交际中的“沉默”现象加以分析。本文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默与交流
收藏 引用
《声屏世界》1996年 第10期 18-17页
作者:孙湘源 
在纪实型专题节目中,创作者越来越多地以一种谨慎的、冷静的、距离化的取材目光,来结构一段过程,或表现某种理念.这时,理智往往伴随着克制而出,这种克制更多地表现为创作者的“沉默”.而“沉默”被创作者当成一种交流的策略,在纪实节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危机公关中“沉默”的危险
收藏 引用
《广告主》2007年 第12期 50-51页
作者:张涛中国人民大学 
在危机公关中,很多企业都选择了沉默,其实这是最差的选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默”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 第20期 1-1页
作者:田丽军 
站在洒满落叶的林间,听着树叶随风飘落划过耳际的声音,飒飒动听;推开房门,看着在展览上带回来的一幅画作,它好像能读懂人的心事,能与人对话,让人心情舒缓愉悦。我想,这就是艺术的“声音”吧。前几天,老师与我们一起欣赏了一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语文教学中的沉默艺术
收藏 引用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8年 第7期 44-44页
作者:徐文学四川省乐至县牌楼中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语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探索课堂教学艺术,重点在于探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而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沉默”就是“不说话、不出声”。把“沉默”用于课堂教学,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要看到“沉默”的思维价值
收藏 引用
《现代教学》2008年 第3期 3-3页
作者:罗凤梅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 
在通常的教学中,我们总以为流畅的即问即答才能显示教师的完美设计和学生的完美表现,却忽视了学生消化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听课时,我们往往发现教师最担心教室里的“沉默”,片刻的悄无声息总是被教师自以为精彩的填补所代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巧用幽默,让课堂不再“沉默”
收藏 引用
《学周刊(下旬)》2014年 第7期 212-212页
作者:黎添娣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金钟小学519000 
教学中巧用幽默语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让幽默的语言有助于教学呢?首先,教师的言行举止折射出来的光彩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调整情绪,拥有愉悦的心情。然后,让学生微笑地度过每一节课,全身心投入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摄影的意义——论苏珊·桑塔格摄影思想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07年 第10期 171-173页
作者:崇秀全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这位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不幸病逝。在美国官方保守派面对这位最尖锐批评者的“沉默”如释重负时,中国文学艺术界出现一股“桑塔格热”。随即以译介西学享誉盛名的上海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画家的话语
收藏 引用
《美苑》1997年 第6期 12-14页
作者:苗强 
马蒂斯曾经告诫那些想成为画家的人:“你们首先要割掉自己的舌头。”的确,画家的职业要求他们只选择适于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段,而用语言表述对绘画艺术的看法,则会使他们面临种种危险。但是画家们仍然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表白,并试图在话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化悲苦为欢歌──简论萨拉·蒂斯代尔及其诗歌创作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1994年 第6期 66-71页
作者:盛战捷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化悲苦为欢歌──简论萨拉·蒂斯代尔及其诗歌创作盛战捷萨拉·布斯代尔(SaraTeasdale),这位在美国文学史上没有什么显赫地位,在中国读者界更鲜为人知的美国杰出的女诗人于1884年8月8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