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点”"
5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这一“点”有必要吗?——兼谈语文类刊物用字的规范化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1997年 第9期 47-48页
作者:刘雪春洛阳师专中文系 
这一“点”有必要吗?———兼谈语文类刊物用字的规范化□刘雪春有意查检一些语言文字、交际口才类刊物,发现规范用字的情况不容乐观。比如,一本刊物《西厢记》的“厢”用的是“广相”字,连目录带正文共用了十几个之多。“广相”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得马虎一“点”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1994年 第11期 45-46页
作者:夏介树江山报 
时下,新闻媒体中表示年份省略的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请看: ①’94大陆图书展览在台北隆重开幕(1994年4月6日《新闻出版报》一版标题) ②’2000:敦煌宝藏出世百年(《新闻出版报》1994年4月4日三版标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成槐的强劲视──读《强艺术》断想
收藏 引用
《美术之友》2001年 第1期 26-27页
作者:宗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捕捉肖像雕塑最感人的那个“点”
收藏 引用
《雕塑》2004年 第6期 9-10页
作者:李树榕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名人肖像雕塑,多以伟人为原型。而伟人都有相对明确而统一的历史“公论”: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老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等等,这是民族的共识和骄傲,是历史的记忆和评定。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绘画中的“点”因素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 第1期 16-19页
作者:王力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元文化交汇的动人景观——《为了九亿农民的健康》的一思考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2000年 第S6期 22-23页
作者: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系 
《为了九亿农民的健康》是我近年来所见至为动人、有着相当的现实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优秀电视专题节目。首先,这个专题片的主题“点”选得非常好,它选取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切入,以此为中心和发散,以带面,联缀起众多的人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封面设计中“点”的运用
收藏 引用
《大学出版》2004年 第2期 49-50页
作者:陈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在上篇《浅谈封面设计中“线”的运用》一文中,我对“线”在封面设计中如何运用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概括:、线、面是构成视觉空间的基本元素,是书籍设计的主要语言。本文则想分析一下“点”这个构成元素在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要磨在“点”子上——《情系中英街》创演断想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1997年 第1期 35-36页
作者:柳夏 
粤剧《情系中英街》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值得庆贺。不过它的创演过程确是“十年磨一戏”,而且戏必须磨在“点”子上,否则也有可能会“磨”垮。 找准定位,思路顿开 因为临近香港回归祖国,无论从政治性上或地理特上游,写中英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新解读《丰碑》的“点”引发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5年 第5期 15-16页
作者:邓春晓重庆市巴蜀小学400010 
语文教学特别强调“点”的教学,因为一篇课文涵盖的信息量多,首先得抓住一个能统领整篇课文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其全身”效果的切入,这个切入就是我们立足课文进行教学的基本。纵观以往多数教师对《丰碑》这篇课文的设计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师,请你学会用“点”——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实施过程中的几认识
收藏 引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年 第10期 10-11页
作者:李静雅浙江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现代教学理念正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课堂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落差。透视目前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我们在教学设计、语言表达、学生评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