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第六代”电影"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作为中国当艺术的“第六代”电影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年 第3期 43-56页
作者:张小迪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 
长期以来,学界将“第六代”作为一个电影群去理解。然而,“第六代”不仅是一个电影群,更是20世纪80、90年的中国文化—艺术群。本文基于挖掘“第六代”电影与中国当艺术在观念与实践层面的密切联系,而重新理解作为整体有机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六代”电影的青年文化性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 第3期 9-15页
作者: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系 
一般而言,在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青年都往往是一个边缘化的人群,青年文化或青年性总是与激进、标新立异的姿态、崇尚感性感觉、对现实持批判态度、理想主义等密切相关的。中国第六代导演在他们的一些电影中表现出的鲜明的青年文化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像的历史地平线——关于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历史演进的主体报告
收藏 引用
《当电影2006年 第5期 26-31页
作者: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00029 
对“第六代”这样一个电影导演群体历史变迁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15年中国电影体制改革、中国电影艺术走向、中国电影市场变化的研究——这是因为他们的所有变化都与这些平行移动的历史背景相互映现,都与这些不断切换的社会现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第六代电影叙事研究
收藏 引用
《作家》2008年 第14期 251-252页
作者:张艾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从20世纪90年中期开始,"第六代"电影俨然成了中国影视文化话题中的一个焦点。说起"第六代",有两个问题至今难以解决:一是"第六代"提法的出现。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看到不同年龄经历的电影艺术家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概念的熵变:“第六代”电影的生成、转型与耗散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2年 第2期 88-97页
作者:聂伟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中国电影版图中的"第六代"概念是一个后设命名。20世纪90年出现至今,依次经历生成、转型与耗散三个阶段。1990—2003年为第一阶段,第六代导演依靠个体本真经验创作,强烈影响中国电影的摄影机权力格局与美学表达;2003—2008...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六代”电影的纪实风格
收藏 引用
《中国美学》2020年 第1期 151-161页
作者:任彤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六代"电影的美学风格突出地表现为"纪实风格",电影纪实风格是电影纪实美学的表现形态,植根于现实主义的沃土中,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也是电影纪实美学的基本原则。中国的"第六代"导演是电影纪实风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绘画与电影中的现象写实——从刘小东与“第六代”导演的跨界合作谈起
收藏 引用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4期 139-143页
作者:张先云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241008 
画家刘小东与"第六代"导演王小帅、贾樟柯等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合作互动表明艺术精神的相通。着眼于日常生活的"原生态"写实,以个人化视角关注被传统文艺置于视野之外的社会边缘人物和边缘心态,这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杰:真实于内心 做有意义的电影
收藏 引用
《当电影2011年 第12期 52-56页
作者:刘杰 王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一、认识电影:内容、形式与观念王:您比“第六代”导演年龄小一点,您的电影也与“第六代”电影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刘:这一点我是有着自觉意识的。第五基本是从历史中找寻文化符号,从历史中反思。他们大多有下乡的经历,有被“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岸三地“新电影”影响下的后“新电影”浪潮——以导演影响为中心的审美嬗变描述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9年 第12期 99-110页
作者:郭越西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影电视系 
从20世纪70年末开始,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先后掀起"新电影"运动,对三地现电影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整体上显示出华语电影的技术水准、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的演化。90年以降,在"新电影"的影响下,两岸三地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噩梦醒来是黑夜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04年 第9期 28-29页
作者:刘禹 
在网上查找关于“第六代”的标准或权威解释。看完虽然留下了许多的印象,甚至也真的加深了关于“第六代”的理解。但是仍然无法汇总出一个确凿的、严密的、不矛盾的定义。这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称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专家和影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