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虚”与“实”"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虚”与“实” “静”与“动”──中西诗歌创作手法浅论
收藏 引用
《外国语文》1995年 第3期20卷 19-22页
作者:杨一涛 
“虚”与“实”“静”与“动”──中西诗歌创作手法浅论杨一涛综观中西诗坛,二者早已建构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以总结发扬自我的表现手法、艺术特征及创作规律。虽然人类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在日益扩大,中西方思想意识沟通在日益增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冯梦龙对小说理论中“”“”观的继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1期15卷 80-85页
作者:薛丽云 
冯梦龙对小说理论中“”“”观的继承与发展薛丽云冯梦龙(1574—1646),苏州府长州县人。青壮年时期多次应考不中,曾参加过当时的复社,57岁时才补了一名贡生,61岁时以岁贡选授福建寿宁知县。他一生著述十分丰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艺术平面设计中的“虚”与“实”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9年 第1X期 282-283页
作者:白银 张克成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平面设计是构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平面设计中也发挥这重要的作用。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与''的结合,才能设计震撼人心的作品。所以本文就艺术平面设计中的''与''进行分析研究,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古典戏剧的“虚”与“实”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 第2期 52-57页
作者:吴帼屏湖南省文联410001 
本文把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理论运用于古典戏剧的研究中,以一种新的角度探讨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的性质.以及它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并侧重探讨元代历史剧的创作特色,从而把握我国古典戏剧在处理关系上,从而把握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录片《第三极》中的“虚”与“实”析略
收藏 引用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 第5期36卷 33-36页
作者:崔兴中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结合是纪录片众多艺术手法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它使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串联,让解说串词和人物对白呼应,将情景再现和真环境结合,把叙事内容转换成创作目的。纪录片《第三极》巧妙而成熟的运用了这一手法。本文结合纪录片《第三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观研究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15年 第18期36卷 1-4,19,F0002页
作者:陈晓环 朱慧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 
目的对当代平面设计中""美学观念的运用进行研究和反思。方法从技术层面、构图层面、审美层面、意境层面、精神层面这5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相生虽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思想,但在当代设计中仍发挥着无穷的魅力,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论及其艺术表现技巧
收藏 引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 第3期4卷 89-96页
作者:朱靖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艺术上的“”、“”统一,包括“以”、“以”、“相生”等整套表现体系,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优秀传统之一。它来源于古老的“有无相生”的老子哲学,构成我国文艺的含蓄蕴藉、简练深沉表现形态的基础。在古人长期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意境 人格精神——读《艺境》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1989年 第1期4卷 33-36,58页
作者:王德胜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哲学教研室 
现代中国怕是没有第二人象宗白华那样“大名鼎鼎”而又默默无闻”了,从学生到教授六十来年,除一部《美学散步》使为数不多的学人知道以外,似乎别无更多可以表明他地位的东西。不过,颇为奇怪的是,一向爱挑剔的中国文人,对于这位老先生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艺术的真诚面对时代的真人真事——话剧《城市女儿》创作思绪反刍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7年 第7期 22-24页
作者:熊国栋 
以艺术的真诚面对时代的真人真事———话剧《城市女儿》创作思绪反刍●熊国栋《城市女儿》问世以来,得到了一些承认和好评。戏在南京、北京、江苏各地演出了近60场,剧场反应热烈,目前仍在各地公演。我作为该剧的编导,心中颇感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情万种皆是美——采茶戏《榨油坊风情》观感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6年 第2期17卷 11-13页
作者:梅子 
在’95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中,名不见经传的江西省萍乡市采茶剧团创作演出的采茶戏《榨油坊风情》一举荣获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舞台美术奖,剧中俏姑、天哥、满爹的饰演者赵一青、胡爱萍、雍开全均获得优秀表演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