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万象》"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万象
收藏 引用
《毛纺科技》2024年 第1期52卷 I0010-I0010页
作者:申攀登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 
设计说明:《万象》的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中“飞天纹样”,由主花型和衍生纹样组成。系列设计将具有代表性的飞天形与莲花纹、忍冬纹等华美的藻井图案相结合,再现绚丽又浪漫的“敦煌式”美学,画面正中,疾驰的列车穿云而过,冲破传统与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上的《万象》——40年代沦陷区的“新的文艺之花”
收藏 引用
《作家》2003年 第4期 92-96页
作者:石娟 
在40年代的沦陷区上海,诞生了一本令人瞩目的综合性文艺刊物——《万象》。长期以来,很多新文学批评家一直称其为“消闲文学刊物”,对其价值一直持否定态度。但是,《万象》的发行量一直高居同时期其他刊物前列,却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沦陷时期《万象》杂志中的鲁迅继承
收藏 引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2期 4-8页
作者:王军东北财经大学文化传播系辽宁大连116021 
《万象》是上海沦陷时期在市民、知识分子中最具影响的杂志。鲁迅在《万象》杂志上有或隐或显的影响,前期《万象》继承鲁迅的《故事新编》,在古今杂糅的构思中,以海派趣味讽刺现实,杂文创作上与鲁迅开辟的杂文传统相通,“曲张力”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茶话》记录民国上海生活一页广告儿百
收藏 引用
《中国收藏》2023年 第1期 126-131页
作者:自国庆(文/图)不详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文化、新文学热潮在上海等沿海发达城市方兴末艾。但自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情况有所改变,上海的新文学圈层大多转向他地,而通俗文学群体趁势发展起来,此格局约持续至上世纪40年代末。这期间重要的标志便是通俗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伦三岛有一群爱书人
收藏 引用
《译林》2022年 第1期 I0017-I0019页
作者:周洋上海 
喜爱阅读书话,特别是域外书话的读者,对于“恺蒂”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恺蒂女士就在《读书》《万象》等刊物上发表读书随笔,引介英国读书界的书人书事,品鉴西文珍本书的装帧设计,评述当代欧洲文坛的作家作品,见识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实漫坛汪子美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09年 第10期 48-55页
作者:山水 
1947年重庆六一大逮捕时,他险陷囹圄,特务到其住处菜园坝抓捕他时,他刚好不在,扑了空,只抄走画展留言簿和几张画稿。几天后,一位仰慕他的开营造厂的朋友邀请他到成都避难。他在蛰居成都靠画点房地产广告维持生活的困境中,与张西洛合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把语言磨成一种尖细之针 在禁忌缝隙间穿行
收藏 引用
《野草》2016年 第5期 199-206页
作者:小白 走走 
走走:我最早看你的文字,还是在《万象》杂志上,后来那些专栏文章集结成了《好色的哈姆雷特》那本,比如会讨论莎士比亚的剧本中隐含的黄段子等等,属于风月杂谈一类的文化随笔,气质非常独特,精致而粗俗,信息量却很大,从古希腊陶罐、古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真的与感伤的人性观察者 小白论
收藏 引用
《上海文化》2019年 第11期 13-25页
作者:汤拥华不详 
2005年开始,不走寻常路的《万象》杂志上出现了一系列极不寻常的学术随笔(后来收入《好色的哈姆雷特》和《表演与偷窥》两书)。这些随笔以西方文学艺术为讨论对,却围绕床笫之欢做文章,所谓“以男女之事的瓶子装文化之酒”(陆谷孙教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爱玲霓裳
收藏 引用
《岁月(原创)》2008年 第7期 24-26页
作者:陶方宣 
拟古式齐膝夹袄张爱玲走红上海滩时,到处以奇装炫人。有一次,《倾城之恋》改编为舞台剧,她去见老板周剑云,穿的是自己设计的服装,就是一袭拟古式齐膝夹袄,超级的宽身大袖,水红绸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爱玲霓裳
收藏 引用
《野草》2008年 第3期 65-67页
作者:陶方宣 
拟古式齐膝夹袄张爱玲走红上海滩时,到处以奇装炫人。有一次,《倾城之恋》改编为舞台剧,她去见老板周剑云,穿的是自己设计的服装,就是一袭拟古式齐膝夹袄,超级的宽身大袖,水红绸子,用特别宽的黑缎镶边,右襟下有一朵舒卷的云头——也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