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十竹斋书画谱》"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朵云轩木版水印与《十竹斋书画谱》的重梓
收藏 引用
《东南文化》1999年 第3期 116-118页
作者:刘慧芳 王崇礼上海书画出版社 
朵云轩传统的木版水印工艺精湛绝伦,复制艺术的水平达到了形神兼备以至乱真的境地。木版水印工艺重梓精印《画谱》并取得成功,为我国图书艺术园地继续增色添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明徽派刻书的进步——以《十竹斋书画谱》的成功为例
收藏 引用
《出版广角》2015年 第1X期 123-124页
作者:权威中国美术学院 
若论晚明徽派刻书艺术成就最高者,非《十竹斋书画谱》莫属。它代表了晚明时期书刻水平的巅峰,观同时期之书画刻书,莫有与之能较者。而从《十竹斋书画谱》雕刻所花费时间几乎横跨整个晚明徽派刻书进步时期来看,我们也能借此书一窥晚明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明吴兴刊彩色套印本《西厢记》版画与《十竹斋书画谱》笺谱》及《萝轩变古笺谱》的关系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2021年 第6期35卷 20-29页
作者:蒋炜 李烨安徽新华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1640年秋天,彩色套印本《西厢记》版画由吴兴书商闵齐伋刊行,成为晚明版画史上的巅峰之作。此套刊本深受金陵彩色套印本《十竹斋书画谱》笺谱》及《萝轩变古笺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品味的营造、题材的选择、手法的运用、技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胡正言与李渔关系考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年 第1期 33-39页
作者:宋文文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胡正言与李渔都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套印版画家,他们共同生活在金陵三年,有共同交往的朋友,他们所出版的书籍也都集中在三山街售卖,二人又有共同认识的朋友,且画谱里也有共同的画家。因此,二人当相互认识,但却没有交流的记录。本文从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看徽州文化与金陵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收藏 引用
《东南文化》1993年 第5期 210-211页
作者:张尔宾 
徽州历史上就享有“东南邹鲁”之誉。这块地处黄山和白岳之间的钟灵毓秀之地,孕育了历史悠久的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这里有独树一帜的民宅园林建筑,名闻遐耳的雕刻艺术,蜚声中外的文房四宝。这里有着“户之村,不废诵读”、“以才入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世纪同龄一朵云──朵云轩百年记
收藏 引用
《瞭望》2000年 第51期 50-51页
作者:赵兰英 
从一家不起眼的笺扇庄,到名闻海内外的中国艺苑,朵云轩走过了百年历程。1900年7月11日,朵云轩在上海河南路开张。其时虽门面不大,主要经营笺扇,但老板很有经营头脑,时常邀些画界名流到画店坐坐。久而久之,朵云轩成了文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渔的芥子园和《芥子园画传》
收藏 引用
《东南文化》1997年 第4期 122-123页
作者:张尔宾 
李渔的芥子园和《芥子园画传》张尔宾康熙年间的大名士、出色的文学艺术家李渔的许多著作如:《无声戏》、《二楼》、《一家言》、《风筝误》、《笠翁传奇》、《闲情偶记》、《芥子园画传》等都是在著名的芥子园中编辑、刻印出版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谱
收藏 引用
《华人时刊》2001年 第5期 54-55页
作者:张尔宾 
文人喜说,“三谱”复甦真精彩;传世绝技有乔木,不负胡氏苦心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视角看传统套色技术的发展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2012年 第5期26卷 29-30页
作者:杨进珉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武汉430010 
《十竹斋书画谱》是明代晚期刊刻的一部书画谱。其采用的饾版套色技术,使古代传统水印套色版画效果达到精美之境,在版画和书籍装帧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和标本价值。对后世版画套色技术的发展和色彩观念的改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图书特色
收藏 引用
《美术之友》1998年 第2期 31-32页
作者:卢辅圣 
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图书特色卢辅圣上海书画出版社是一家具有强烈个性特色的美术出版社。它不仅以出版业务与艺术品经营业相辅并进的优势独树一帜,也不仅以保留和发扬中国传统印刷技艺为己任,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出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