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品德与社会》"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教学研讨会综述
收藏 引用
《小学德育》2006年 第16期 29-29页
作者:何菊仙杭州市余杭区教研室 
2006年5月14日-16日,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杭州市余杭区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县(区)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以及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灵活处理《品德与社会》教材
收藏 引用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3年 第Z6期 95-95页
作者:程振禄 
《品德与社会》教材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来设置教学主题、选取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活动的。由于教材的使用范围大,教学素材的选取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考虑到教材的普适性,因此也就不可能具有特定区域的针对性。为了提高教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愉快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学习月刊》2015年 第24期 81-页
作者:刘洪德陕西省汉中市实验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要用"思品"的方式来思考,来感悟,来表达,来叙事,来隐喻,来抒情,来对话,乃至一声问候,一句评价。课堂教学也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其综合、实践、开放的性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天有不测风云》教学设计——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
收藏 引用
《学周刊(上旬)》2013年 第8期 149-149页
作者:汪玉蓉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石马中心小学212113 
教材分析《天有不测风云》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中的第二课。根据课程标准对本主题的阐述: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的精神的可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何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探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7年 第2期 253-253页
作者:李富英西昌市高草回族乡中心小学四川西昌615035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培养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德育和个性发展,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微课 实现翻转——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汉字和书的故事》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考试(高考文科版)》2015年 第14期 35-页
作者:许从柏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小学 
传统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在《汉字与书的故事》一课的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先梳理出该课的知识点,然后选取适当的材料加以说明和佐证,再让学生进一步阅读相关资料加以记忆、讨论等,之后安排相应的练习,这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体验:德性成长的沃土——《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实验有感
收藏 引用
《小学德育》2004年 第21期 11-13页
作者:陈先凤南京市上元小学 
细细研讨新颁布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惊奇地发现,全文先后16次用了“体验”及与它基本同义的“感受”这两个词,其意味着实值得深思。我们在实验中也认识到,唯有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并乐于参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变易学习理论视角下“我的邻里关系”主题单元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 第3期 56-58,80页
作者:吕立杰 赵同友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30024 
本研究选择《品德与社会》中的"我的邻里关系"这一话题,以变易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的框架,在学生的审视角度、认知层面等作为切入手段,帮助学生透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从多角度的思考怎样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同学之间》教学活动实录思考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 第11期 41-42页
作者:沈红霞江苏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 
的教学活动是苏教版·中图版三年级上册'我和我的同学'单元中的主题内容,主要是关于班级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为了教好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让小学德育课成为真正的活动课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6年 第5期 32-34页
作者:徐爱杰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一、活动课程切合德育的本质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小学的课以两门综合课程的形式出现.让德育回归生活是两门课进行设计的基本理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