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唱论》"
4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书评
收藏 引用
《音乐天地》2024年 第1期 10-15页
作者:贺向荣西安音乐学院 
所谓腔词关系,是指腔与词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汉族传统声乐艺术中,形成了注重腔词关系的处理的传统”①,历史上提及这一问题的著层出不穷。不是宋代张炎的《词源》、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民国吴梅的《顾曲谈》,还是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唱论》今析——兼与《燕南芝庵〈〉新释》一文商榷
收藏 引用
《音乐研究》2002年 第4期 97-102页
作者:韩德森江苏教育学院音乐系 
在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历史沿革中,金元时期古典戏曲声乐著燕南芝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第一部声乐专著,首次对中国古典戏曲声乐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述,并成为中国传统声乐研究的基石.由于写作年代久远,文句过于简略,又多为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唱论》释义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7年 第2期23卷 89-91页
作者:周静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唱论》是我国最早专门述歌声乐艺术的文章。尽管全文不足两千字,却述了我国古代声乐艺术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以其近之也”的音乐观念,以及“凡人声音不等,各有所长。有川嗓,有堂声,背合破箫管。有得雄壮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乐记·师乙篇》和《唱论》中的声乐演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学艺术周刊》2022年 第8期 38-41页
作者:庄妍妍厦门大学 
谈及中国音乐理著作中的声乐演,笔者自然地想到《乐记·师乙篇》与元代燕南芝庵的著作《唱论》。这两部著作中的理不仅指导着中国古代声乐演前辈,也对现当代歌者们的声乐演及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乐记·师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芝庵《唱论》之“四十大曲”考辨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7年 第2期38卷 60-65页
作者:柏互玖温州大学音乐学院 
元人燕南芝庵《唱论》是一部述我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著作,内容涉及元曲体裁、结构、宫调、演技法等诸多问题。全文结尾有"词山曲海,千生万熟。三千小令,四十大曲"之语,此处之"大曲"并非指"宋教坊大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燕南芝庵《唱论》研究述评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23年 第17期 90-93页
作者:任敏嘉浙江音乐学院 
虽然《唱论》的内容很是精简,甚至近于手札讲记,但其中之“”不止发力于声乐技巧,亦从音乐美学、曲学、心理学等层面对歌艺术的诸多要素进行辅;既具有治学复合的先进意识,又以亲身实践验证了“技可近乎道”的哲学观。其里程碑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唱论》声乐导向探析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1期32卷 147-149页
作者:王平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运用现代声乐理理解、分析我国最早出现的声乐理专著——元代燕南芝庵纂写的《唱论》,研究其在我国民族民间歌艺术理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及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礼记·乐记》与《唱论》研究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3年 第4期 152-154页
作者:鹿建柱 李淑明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 
《乐记》为先秦音乐名篇,是《礼记》的重要组成部分。《唱论》为元代燕南芝庵所作,主要述了声乐理和演技巧。两者由于作者的不同、时代的差异,其音乐在表现主旨上有很大差异,《乐记》以述音乐的教化功能为主,《唱论》则以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唱论》在中国音乐史中的价值探析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0年 第3期 1-2页
作者:李雅倩玉林师范学院 
中国的音乐史中,整个音乐表现形式和表演美学中《唱论》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唱论》对中国的经典和传统法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而且《唱论》的一大特点就是与实际的表演形式高度贴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唱论》可以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唱论》:中国最早的声乐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05年 第6期 42-44页
作者:张艳林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它以故事内容为主,用代言体的文词,通过演员扮饰人物,进而综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绘画、武术等,形成一种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独立艺术形式。戏曲剧本的创作是白相结合的,但联系舞台演出,则“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