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天问》"
6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天问》“白蜺婴茀”层新探
收藏 引用
《云梦学刊》2024年 第2期45卷 28-34页
作者:周秉高《鹿城学刊》编辑部内蒙古包头014035 
《天问》一诗从“白蜺婴茀”至“何以迁之”这个层次,屈原向天问了有关月、日、风伯、巨鳌的传说。从全诗来看,这是诗人精心设计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全诗主题,绝非什么“荒诞无说”或“拖带余波”。屈原是息于“先王之庙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问》文体与屈原“呵壁”说再检讨
收藏 引用
《学术界》2015年 第7期 99-104页
作者:姚小鸥 孟祥笑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 
王逸《〈天问章句〉序》提出屈原"呵壁"而作《天问》。这是研究《天问》创作问题的起点。历代学者对此说持续进行讨论,到目前为止,仍有诸多疑问尚未解决。从《天问》的文体辨析出发,对"呵壁"说重新审视,可知王逸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元与多元的完美相融─—二论《天问》的艺术成就
收藏 引用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 第2期 76-81,75页
作者:张宏洪 
一元与多元的完美相融─—二论《天问》的艺术成就张宏洪我在拙作《单一与丰富的有机结合——一论天问的艺术成就》中①,论述了屈原《天问》在形式上有一个非常突出非常重要的艺术特点:一问到底的单一形式同问式、句法的富于变化有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凝神纳百态 挥笔洒纵横——论林佩芬的《天问》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 第1期16卷 33-38页
作者:古继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学承载历史,历史转化文学,为历史小说的基本特征。因为它是文学,基本功能在于审美,所以它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的原则,不是如实地记载历史,而是形象地描绘历史,让历史在艺术形象和艺术氛围中活起来。使干涸了的历史故道里,重新波涛汹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造民族灵魂的呐喊──谈林佩芬历史小说《天问──明末春秋》
收藏 引用
《满族研究》1996年 第3期 68-70页
作者:刘恩铭 
再造民族灵魂的呐喊──谈林佩芬历史小说《天问──明末春秋》刘恩铭台湾历史小说作家林佩芬的长篇巨制《天问──明末春秋》,最近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这是继大陆大量出版高阳先生的历史小说之后,又一次推出台湾当代历史小说,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问》的文学特质及其修辞艺术(下)
收藏 引用
《云梦学刊》2009年 第3期30卷 45-59页
作者:陈怡良成功大学中文系台湾台南70171 
三、《天问》修辞艺术举隅近人黄侃曾云:“人有思心,即有言语;既有言语,即有文章。言语以表思心;文章以代言语。惟圣人能尽文之妙,所谓道者,如此而已”(《文心雕龙札记》),语文本来就是表情达意之用,所谓“辞达而已”(《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问》的原创意图
收藏 引用
《云梦学刊》2006年 第4期27卷 43-47页
作者:曹胜高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天问》采用疑问句式,内容“史而不玄”,可知其并非屈原怀疑精神的反映;其采用的问对形式是先秦理论阐释和辩难论对的重要方式。屈原以楚国使者和楚国学术的代表的身份出使齐国,《天问》有可能是屈原与稷下学者问对的纲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问》的文学特质及其修辞艺术(上)
收藏 引用
《云梦学刊》2009年 第2期30卷 42-60页
作者:陈怡良成功大学中文系台湾台南70171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谲怪之一篇,全诗三百七十四句,一千五百五十三字,完全以问句之形式写成。内容自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到历史人事,包罗万象,思想性颇高。后世学者、评家,或认为它是"问卜型文学",或认为是一种&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问》英译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外语与翻译》2019年 第3期26卷 58-62页
作者:邓璇 谈宏慧长江大学 
《天问》作为中国艺术史上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吸引了学界的关注。本文收集到《天问》五个英译本并对其国内英译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天问》英译研究分别从不同译者、译本、视角和翻译方法等方面开展,存在译者研究的零散性、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问》“呵壁”说研究综论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2015年 第6期 45-48页
作者:孟祥笑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100024 
《天问》是《楚辞》中的一篇奇文,也是屈赋研究中疑问最多的作品之一,向为楚辞学者所关注。关于《天问》的创作缘起,王逸《〈天问〉章句序》中说,屈原于放流之中,“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儒傀,及古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