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孟子》"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孟子》式的辩论理法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 第15期 8-9页
作者:吴艳华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山东济南271199 
辩论是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从目的来看,辩论是为了说服对方,因此,无论何种辩论,都可归结为一种说服的艺术。《孟子》常有辩论,尽显中国式辩论说理之艺术魅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孟子》词汇特点探析
收藏 引用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 第6期12卷 55-57页
作者: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46 
《孟子》散文在语言表达上词约义丰、准确生动。主要表现在选词准确精当和借助虚词,特别是语气词来表达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以及成语和格言警句的运用上面。这就使《孟子》散文包含深刻的哲理和意蕴,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语言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孟子》的文体风格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2年 第12期 9-11,2页
作者:姜同绚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七篇比一般的论说丈要特别一些,具有浓厚的丈学色彩,其中包括艺术手法和文学形象等要素,对后来的古文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孟子与齐燕战争──兼论《孟子》相关篇章的文本编年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史》2001年 第3期 45-54页
作者:杨华武汉大学历史系 齐燕战争 周初模式 文本编年 
本文将传世品陈璋方壶、80年代新出陈璋圆壶铭文与今本《孟子 》及 其它史籍相对征,考证出孟子在齐燕战争时(305BC)正在齐国,其时齐国面临着兼并燕国 的绝好战机,孟子及其朋友储子、匡章等人极力主张伐燕。孟子劝齐宣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孟子》重叠词研究
收藏 引用
《萍乡学院学报》2018年 第4期35卷 77-81页
作者:赵立新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山西大同037400 
重叠为构筑我国上古文学艺术殿廊添上璀璨的华光。前之四书五经、后之诗词歌赋,重叠的修辞现象俯拾皆是。《孟子》作为儒学思想土壤中挖掘出的瑰宝,其重叠的修辞特色在先秦散文说理中独具风采。重叠词与叠音词不同,二者形式相同却性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解读《孟子》中两处诡辩的艺术效果
收藏 引用
《阅读与鉴赏(教研)》2007年 第10期 29-34页
作者:徐爱平浙江省金华一中 
喜欢孟子的人都津津乐道于孟子的论辩艺术。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诸侯王推崇的是富国强兵之术,讲“仁政”的儒家学说试图大行天下,无异于缘木求鱼。但孟子的学说在当时之所以还能成为一门显要的学问,与其说是因为儒家学说的魅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收藏 引用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 第1期3卷 88-89,82页
作者:吴寿松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 
《孟子》散文深刻的思想性和突出的艺术成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孟子的雄辩艺术
收藏 引用
《船山学刊》2001年 第1期 54-58页
作者:刘玉娥河南省许昌教育学院中文系 
孟子不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著名的散文家和雄辩大师.人称孟子好辩,孟子也自谓"知言".七篇,文采华赡,感情充沛,言辞机敏,气势雄健,逻辑性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析义至精 用法至密——谈谈教材《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高中读写与考试)》2005年 第11期 24-25页
作者:陆精康江苏 
刘熙载称道的论辩'析义至精'而'用法至密'.至精至密的论辩艺术是散文的显著特色.孟子一生周游列国,自述'余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其时,'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故'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辞不迫切,意已独至——论《孟子》散文的比喻艺术
收藏 引用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 第3期28卷 8-9页
作者:杨晓开封教育学院中文系河南开封475004 
《孟子》散文的比喻形象生动,别具一格,历代为人们所称道。从比喻与讽刺、比喻与反讽、比喻与夸张三者之间的关系看孟子的散文,则更具艺术魅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