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小团圆》"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小团圆》团圆
收藏 引用
《华人时刊》2023年 第7期 68-69页
作者:南开宇不详 
一直以来,《小团圆》被认为是张爱玲最难读懂的说,不仅因为情节不连贯,还因为语言朴素、逻辑性不强。其实,要读懂张爱玲,《小团圆》是她绕不过去的作品,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张爱玲的身世和语言艺术。身世之感是张爱玲怀瑞一生的东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冷峻的悲悯,纠结的同情——对张爱玲《小团圆》情思内蕴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1年 第1期 156-159页
作者:王学谦 刘洋吉林大学文学院 
张爱玲喜欢"苍凉"这个词,论者也多以"苍凉"来定位张爱玲的艺术风格。事实上,在这"苍凉"底下,有一种深深的悲悯,让张爱玲能够精准细致地刻画苍凉人生的微妙纹理。这种悲悯在张爱玲晚年的《小团圆》(1)中体现得更加深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团圆》看张爱玲的晚期风格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2017年 第1期 118-123页
作者:首作帝 郭爽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小团圆》体现出了张爱玲的晚期风格,"还钱"行为与身体叙事构成了互文性,"隔离"是人际关系的基本姿态,"痛苦之浴"的人兽转化书写彰显深刻的讽刺艺术。《小团圆》采用了现代主义手法,散漫的叙述与成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团圆》:一个充满“竞争”意味的文本
收藏 引用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 第4期12卷 36-41页
作者:张亮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小团圆》给"张迷"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兴奋点,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的读者,对这部说都有太多的感受需要表达。文章立足《小团圆》所勾勒的盛九莉的人生之路,直逼盛九莉和作者张爱玲本人最真实的人生姿态——充满"竞争&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团圆》与张爱玲的创伤记忆
收藏 引用
《中州大学学报》2009年 第6期26卷 24-26页
作者:杨光祖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文史部兰州730070 
张爱玲是中国现当代一位优秀的作家,在1943到1945年内的上海沦陷期,她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惊艳的巅峰。1952年她出走香港、美国之后,创作了几部长篇说,好多中短篇说,但艺术水平都达不到她早年的高度。近期出版的她的遗作——长篇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团圆》中的色彩意象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8期11卷 99-102页
作者:翟兴娥德州学院中文系山东德州253023 
重视细节、精于色彩描摹是张爱玲说的一贯特色,对色彩意象敏锐的捕捉、细腻的呈现赋予其说强烈的画面感。色彩意象是张爱玲说意象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贯穿作家的整个创作生涯,成为其说创作的一大风格。《小团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绚”的孤独与“苍”的颓败——论张爱玲《小团圆》的设色艺术及其内涵
收藏 引用
《大观(论坛)》2018年 第8期 13-14页
作者:徐燕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色彩这一意象是张爱玲说意象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几乎存在于作家的整个作品中,成为其说创作的一大风格。在《小团圆》中张爱玲运用绚丽和暗淡两种主色调来传达着孤独、苍凉、颓败之情,在说中色彩的作用不仅仅是单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也谈《小团圆》
收藏 引用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 第1期25卷 6-11页
作者:朱旭晨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透过作者的创作动机,追踪作者的心理和经历在作品中留下的烙印,考察《小团圆》作为自传文本所传达出的传记实践意义,探索心理传记的结构模式及真实的多种言说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小团圆》的艺术特征
收藏 引用
《今古文创》2021年 第31期 4-6页
作者:韩丽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北京101500 
《小团圆》作为一部自传体说,具有真实可信、平淡自然的特征,说的描写对象都是真人真事,描写不但如实详尽,而且深刻到位,白描式的语言通俗质朴,这些特点赋予了整部作品"平淡而近自然"的韵味,成为"通常的人生的回声&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爱玲《小团圆》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 第4期 101-104页
作者:刘晓颖 谷磊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合肥230031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093 
检视学术界对张爱玲《小团圆》的研究,从对作品体例的关注、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对艺术形式的研究三个方面,回顾《小团圆》出版至今的研究成果,归纳与辨析研究观念与研究方法,展望《小团圆》研究的可能学术增长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