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弥勒会见记》"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弥勒会见记》的发现与研究 中国戏剧史上最早的一个戏剧文本
收藏 引用
《剧本》2010年 第8期 74-77页
作者:曲六乙 
关于古回鹘文抄本《弥勒会见记》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因为弄清这个抄本的来龙去脉和性质特点,不仅具有文化史、宗教史、民族史、语言史、艺术史、翻译史、交流史等多方面的意义,而且对确认中国戏剧史、中国少数民族戏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弥勒会见记》:龟兹文化孕育的艺术之花
收藏 引用
《丝绸之路》2016年 第7期 30-33页
作者:冯雅颂 
龟兹人使用的语言为龟兹语。龟兹语属于印欧语系中Centum语组的吐火罗语方言B,用印度婆罗米文字(Brahmi)书写。我国称吐火罗文为焉耆—龟兹文,3~9世纪在库车、焉耆、吐鲁番等地使用。20世纪初,勒柯克率领的德国考古队在吐鲁番木头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弥勒会见记》成书年代新考及剧本形式新探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89年 第1期 16-19页
作者:多鲁坤·阚白尔 
关于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成书年代的正确考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问题,准确无误地考证出其成书年代对中国戏剧的起源、该剧在维吾尔文学史和中国戏剧史中的地位以及对研究古代新疆和维吾尔的历史、语言文学、宗教、文化艺术均将起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思与重构——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文学价值刍议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学》2016年 第6期 250-253页
作者:郑玲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21 
民族古籍文献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与流布,西域出现了很多极具文学艺术价值的佛典,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即为典型代表。《弥勒会见记》是一部融宗教色彩和文学创作于一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丝绸之路上散落的一颗文学明珠——《弥勒会见记》
收藏 引用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 第3期33卷 99-102页
作者:郑玲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21 
民族古籍文献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亦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与流布,西域出现了诸多极具文学艺术价值的佛典,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即为典型代表。《弥勒会见记》是一部融宗教色彩和文学创作于一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部承前启后的剧本--吐火罗文A《弥勒会见戏剧》的意义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22年 第1期 59-73页
作者:毛小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弥勒会见记》是在我国新疆地区发现的古代文献,有多个语言的版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原题名作Maitrisimi,又译作《弥勒三弥底经》)讲述了佛教未来佛弥勒的事迹。迄今共发现7个抄本,经研究甄别,其中6个抄本是以阿尔伯特·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域地区丝绸之路戏剧艺术概览
收藏 引用
《新疆艺术(汉文)》2017年 第1期 11-39页
作者:黎羌 李杉杉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厅 
西域地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广义上系指自中国西北敦煌玉门关、阳关为界以西,越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南欧至地中海的亚、非、欧洲广大地区。狭义则指以中国新疆地区为中心,在其'三山夹两盆',即天山、喀喇昆仑山、阿尔泰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