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旧唐书》"
3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漫语魏征辅政艺术
收藏 引用
《前进论坛》2000年 第10期 39-40页
作者:张百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木偶剧《胡桃夹子》妖艳鼠的创作表演
收藏 引用
《剧影月报》2017年 第6期 36-37页
作者:周珊不详 
木偶,古称傀儡。早在《礼记·檀弓》中就有记载:“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经过漫长的发展,俑进化为能表演歌舞的傀儡。在《旧唐书》中,也有“窟儡子,亦云傀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扬州木偶,以“不是真人,胜似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蒲松龄有志于仿效的古人是谁——读《蒲松龄评传》存疑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1期 52-54,6页
作者:陈冰梅 
(一) 前不久,读马瑞芳先生的《蒲松龄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获益良多。这是一部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得很好的古代作家传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析董其昌书画“门庭”论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22年 第8期 4-9页
作者:樊波南京艺术学院 
董其昌的书画理论有一个重要说法:“门庭”。作为一个概念,“门庭”这一词语当然不是董其昌首次提出的。略举一番,先秦以来关于“门庭”的说法比比皆是。如《周礼》中就有“掌门庭”的说法:《墨子》亦有“门庭庶子”之论;《荀子》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聊斋志异》借鉴《隋书》与两《唐书》
收藏 引用
《蒲松龄研究》2021年 第4期 5-17页
作者:赵伯陶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12 
《聊斋志异》创作构思每喜借鉴史书笔法,《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中有关话语、典故常奔来笔底,为小说平添不少史家色彩。《隋书》与《旧唐书》《新唐书》中的某些情境、典故、语词在《聊斋志异》中也常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阳冰篆书中的“诗性”因素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2年 第9期 128-135页
作者:薛元明南京 
李阳冰,篆书史中一个不朽的名字。最重要的是,他以超凡的个人自信验证了这一点:“斯翁之后,直至小生”,“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然而,对于李阳冰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新唐书》《旧唐书》皆无传录,不独于此,很多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九成宫醴泉铭》看欧阳询楷书笔法的渊源与传承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0年 第8期 56-59页
作者:蔡显良暨南大学艺术学院 
欧阳询在隋代就颇有书名,入唐后书艺日渐精湛,声誉远播海内外。高丽王深爱其书法,曾遣使者求之。唐高祖叹道:“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旧唐书》云其书法“笔力劲险,为一时之绝。”《唐人书评》说欧体书“若草里惊蛇,云间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雄诞夫人魏氏墓骑马俑浅析
收藏 引用
《理财(经济)》2022年 第1期 16-31页
作者:郝红星 刘红晓 高虎(摄影) 吴业恒(摄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郑州共襄润德文化艺术博物馆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1年在洛阳市310国道与华山北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国花宝居小区发掘了王雄诞夫人魏氏墓(编号FM56,以下简称M56)。夫人魏氏史名不彰,其夫王雄诞却是大名鼎鼎,《旧唐书》有传,王雄诞原是隋末起义领袖杜伏威手下大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善书不择笔”
收藏 引用
《书法》2013年 第3期 112-113页
作者:朱友舟南京艺术学院 
一 "善书不择笔"的提出"善书不择笔"的说法较早见于《旧唐书》,主要是关于欧、虞、褚以及裴等人的故事。据载:高宗以行俭工于草书,尝以绢素百卷,令行俭草书《文选》一部。帝览之,称善,赐帛五百段。行俭尝谓人曰:&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湘西古代乐器铜錞于、铜钲与铜编钟考
收藏 引用
《民族音乐》2012年 第4期 4-6页
作者:熊晓辉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近来有关湘西古代乐器考古的发现对湘西古代乐器铜錞于、铜钲、铜编钟等的研究,是许多民族音乐学研究者所关注的对象。目前对湘两古代乐器铜錞于、铜钲、铜编钟的研究所依据的文献有《华阳国志》、《蛮书》、《汉书》、《旧唐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