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武训传》"
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武训传》的冒险:“批判与歌颂结合”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4年 第5期 77-80页
作者:吴迪 
在批判35年之后,孙瑜总结经验:'一方面评述‘兴学的失败’,同时又用一种夸张的艺术手法歌颂他为穷孩子艰苦奋斗一生的‘精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武训传》与新中国电影工业的重整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 第1期 70-76页
作者:李阳北京大学中文系 
20世纪80年代在对文革的反思中建立了持续至今的历史叙述方式,即通过对于'纯'/政治、统/现代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建构,通过将社会主义历史命名为'政治的依附',从而将这段历史排除在'整体性'的文学观念之外.而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武训传》批评史述评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2年 第8期 136-138页
作者:郭学军上海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200072 
回首电影《武训传》问世以来的六十余年,发现每当社会发展的关节点,电影《武训传》及其批判运动就会被关注。本文试图追踪、梳理不同历史时期对电影《武训传》的不同评价,挖掘并分析这些评价生成的社会历史动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武训传》艺术评判的价值尺度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3年 第6期 105-108页
作者:陈友军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00024 
电影《武训传》六十多年后再次与观众见面,使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再思考成为新的话题。本文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出发,从中国当代政治的"现代性"视角入手,初步探讨了关于电影《武训传》批判的文化启示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武训传》及其批判运动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3年 第10期 53-60页
作者:陈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100082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新中国电影史的第一大案。在《武训传》的创作/修改过程中,电影作者为跟上时代潮流,不惜违背历史人物记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虚构周大造反的情节,有意拔高主人公阶级斗争觉悟及反抗官府朝廷的政治思想水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穷人能读书”与“为人民创造新文化”——再讨论电影《武训传》及其引发的争议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 第6期 38-47页
作者:卢燕娟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电影《武训传》1950年底上映,1951年即遭到批判,1986年4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为恢复名誉的批复》,2012年电影DVD公开发行并引发关注。这一系列事件历时六十多年,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化生态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意义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武训传》剧作的创作、修改过程及其启示
收藏 引用
《电影新作》2015年 第2期 72-76页
作者:吴凑春上饶师范学院 
发乎情的创作缘起使得拍摄《武训传》成为一次极有诚意的艺术活动。影片本来是一部歌颂"行乞兴学"劳苦功高的"正剧",但是,由于受到形势变化、管理机构、商业利益、观众反应等因素的影响,《武训传》剧作进行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样板戏诞生背景之一批判《武训传》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17年 第18期 114-114,151页
作者:袁玥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200 
电影《武训传》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受资产阶级价值观主导的知识分子无法承担社会主义时期宣教育的重大使命,使得毛泽东同志下定决心要破旧立新,从根本上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样板戏诞生的深刻背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规范与策略:艺术视野中的历史与现实——《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的再解读
收藏 引用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12期30卷 43-45页
作者:王建光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大陆文艺秩序的建构,批判运动是重要方式之一。历次批判运动都呈现出规模越来越大、破坏性越来越强的特征。1951年文艺界对孙瑜的电影《武训传》、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看似涉及的创作者不多,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十七年电影”政治形态文艺学发轫与《武训传》再考
收藏 引用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 第3期 100-104页
作者:尹兴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武训传》开始,渐变的年代清晰指认出"十七年电影"政治形态文艺学地貌。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实践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观众无意识幻觉所投射的,无疑是以民族寓言形式为表征的高度政治介入。作为"十七年电影"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