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每日电讯报》"
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价格战:国外严肃大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
收藏 引用
《传媒观察》2004年 第1期 33-35页
作者:朱春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创刊于1785年的《泰晤士》是英国最有影响、最权威的纸之一。它的主要读者是政府官员、企业界、上层知识层,言论上倾向于保守。1981年,默多克将其购入新闻集团旗下。《每日电讯报》创刊于1855年,是英国四大严肃大中发行量最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媒体转型:转什么?怎么转?——英国媒体见闻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2014年 第9期 60-63页
作者:杨波<解放日报>总编办 
为了解以BBC、《金融时《每日电讯报》等为代表的英国传统主流媒体近年来在全媒体转型方面的经验及成效,以及它们面对广告下滑、发行缩减等方面危机的应对举措,2014年6月上旬,我们赴英国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加深了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适应还是死亡:美国新闻业的苹果之路
收藏 引用
《中国业》2011年 第11期 45-48页
作者:冯叶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每日电讯报》、《纽约时》、《今日美国》等传统纸纷纷放弃纸媒,投巨资转战苹果公司“i”数字系列产品——如智能手机iPhone、数字播放软件iTune,平板电脑iPad等,希望通过苹果的技术魔力,吸引足够多的订阅者和广告商,走出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说《画中情缘》的语言艺术特征
收藏 引用
《芒种(下半月)》2013年 第12期 83-84页
作者:郑薇巍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伊莎贝尔·沃尔夫是英国女性小说掌门人,现代英国最有叙事天赋的女性作家。她在BBC服务12年,担任过国际台的新闻制作人与记者,也曾替许多纸杂志撰写专栏,其中于1997年为《每日电讯报》撰写的TiffanyTrott专栏,才刊出一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澳大利亚纸媒的数字化生存
收藏 引用
《新闻战线》2017年 第3期 139-142页
作者:陈昌凤 霍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纸媒体在全球范围内遭遇寒冬,澳大利亚也不例外。随着订阅下滑和广告萎缩,澳大利亚纸媒的生存举步维艰。为了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澳大利亚纸媒创设了周末版,纷纷架设起电子付费墙,并积极探索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新路径,希望用这些举措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外文创产业瞄准中国
收藏 引用
《中国对外贸易》2015年 第3期 48-49页
作者:王莉莉《中国对外贸易》编辑部 
中外文创产业的合作正日益加强,但中国文化产业"引进来"的同时亟须着力打造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与此同时,海外文化公司也在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中国本土与海外的文创合作蔚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音
收藏 引用
《成功营销》2010年 第7期 12-13页
他们说要起诉我,就是因为我穿了一件橙色的衣服。因穿橙色裙子观看世界杯比赛而被捕的女子芭芭拉如是说。据英国《每日电讯报》道,36个年轻女子在观看南非世界杯6月14日荷兰与丹麦的足球比赛时身穿橙色裙子,当局指控她们涉嫌非法广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约翰·伯格:最好的艺术写作者
收藏 引用
《东方企业家》2017年 第3期 78-83页
作者:乱石小熊 
刚迈进2017年,著名的英国艺术史学者、艺术批评家、作家,约翰·伯格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0岁。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在推特上惋惜而沉痛的表示:“约翰·伯格走了,他是这个日渐枯竭世界的能量源泉。”伯格的去世,引起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造奇迹的老人们
收藏 引用
《新天地》2010年 第7期 56-57页
静坐700小时破行为艺术纪录据英国《每日电讯报》道.从3月14日开始,现年64岁的行为艺术“祖母”塞尔维亚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艺术家在此“的个人回顾展.约50件作品追溯了她40年来的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球收藏家亚洲集结
收藏 引用
《环球财经》2008年 第10期 112-115页
作者:吴小曼《环球财经》记者 
被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为里程碑式的“上海艺博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因中国强劲的购买力而受到各方好评。它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博会”,其意义不止于此,还在于它在“亚太艺术罗盘”中起到的龙头作用,以此与巴塞尔、迈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