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
收藏 引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6期44卷 86-91页
作者:贾海燕 林敏宁夏大学文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张贤亮的代表作《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于1988年英译出版,英译本出版后曾引起主流英文报刊书评的广泛关注,并迅速进入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者的视野。《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纽约书评》等报刊先后发表书评,高度评价该小说的社会价值与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读《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1年 第7期 182-188页
作者: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 
1984年第二期《十月》杂志发表了张贤亮的中篇小说《绿化树》,1985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贤亮这两部小说是"伤痕-反思文学"中最重要最有艺术分量的作品,也是20世纪中国小说中表现知识分子身、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复调理论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 第6期 138-141页
作者:张淑琴东华大学上海201620 
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首优美的悲剧长诗。它不仅具有较深刻的哲学含义,作青新颖的叙事手法更使这部作品在真实与想象的融合中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作品中所体现的巴赫金复调小说的不同特征,为我们展示了个多声部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 第4期 154-158页
作者:刘俐俐南开大学文学院300071 
在现代修辞学和文化研究的视野中,宗璞的短篇小说与张贤亮的中的知识分子自我认同,在艺术描写中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空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当前小说性描写热与性描写艺术原则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 第5期 108-117页
作者:王达敏 
论当前小说性描写热与性描写艺术原则王达敏所谓性描写,就是描写人类两性的性关系及性征性状。性描写的内容和对象由两大部分构成:是性行为描写,性行为又可根据性活动的特点分为隐秘状态的心理行为和呈现状态的外在行为。隐秘状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尤凤伟的意义──《蛇会不会毒死自己》阅读札记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 第5期 4-7页
作者:王光东 
“双月书评”栏目自1997年第期开设至今,已有十期,得到些认同与赞赏。为了更切近当前创作实际,从本期始,我们注意对当代作家的有代表性的新作、新著,甚至有争议的作品及时地给予评介,以期引起作家、批评家和读者们的广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真纯的性爱 完美的心灵——也谈《董生与李氏》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1995年 第4期 4-5页
作者:陆昭环 
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文学率先谈到性压抑的作品。个略有野性的女子使个因性压抑而性无能的知识分子,变成个真正的男人。中国的传统的性观念,直到本世纪末才得到巨大的冲击。无论如何,对于中国文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抗抗的次转轨
收藏 引用
《文学自由谈》1997年 第1期 104-107页
作者:张圣康 
张抗抗的次转轨张圣康张抗抗的长篇小说《情爱画廊》,在浮躁化消闲化骚情化商业化的文学大潮中,构造了部东方化理想化浪漫化唯美化的恋情幻梦、性爱幻梦、艺术幻梦。此书出版以后,颇为畅销,褒贬不,众说纷纭。依我看,其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以来爱情文学的遭遇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 第4期 16-21页
作者:李复威 
新时期以来,爱情文学经历了“爱的回归”、“美的追求”、“情的失落”、“性的崛起”几个演进阶段。方面,爱情文学忽略了民族伦理风范和东方美学气质,走向世俗化,平庸化,西方化、肉欲化,失却了应有的风采;另方面,拥而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两部长篇小说的评论 惊悚之余的美感——读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1995年 第2期 55-56页
作者:阎纲 
跃进的年代,倒退的历史;饥饿的肚皮,不灭的情欲。 饥者在叱咤风云的尴尬时期表现出感人肺腑的人情美、人性美。 苦难犹如《绿化树》,却少了些对主义的信仰;苦恋恰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却多了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秽行不亚于《飞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