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画品》"
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学科细分背景下对“书画同源”的延伸解读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5年 第7期 20-21页
作者:付阳华 王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1.“书画同源”的历代阐释——绘画对书写性的选择中国的绘画与书法因为创作工具的一致性,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书画同源”提出即早,后又阐释繁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书画理论中的重要命题。早期的“书画同源”主要侧重于文字与绘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秀丽笔临二王尺牍随笔
收藏 引用
《中国钢笔书法》2014年 第6期 44-45页
作者:庞科成 
南齐·谢赫著作《画品》中最早提及“六法”论,成为中国古代评判艺术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论最初是针对人物画,后来扩展到其它艺术领域。“六法”把“气韵生动”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了“韵”在艺术品中的重要地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乔宜男:新时代需确定新审美标准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18年 第6期 98-101页
作者:卢展 
《艺术市场》:中国画自东晋就形成了明确的评价体系,谢赫《画品》中提到的“六法”至今仍是衡量作品优劣、高低的重要标准,在你的花鸟画的创作实践中,巧妙地运用了“六法”的审美法则,在你看来,中国绘画的传统是由什么构成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六法”新解
收藏 引用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6年 第3期 24-25页
作者:杨广文伊春职业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中国画的“形”与“神”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09年 第9期 35-36页
作者:莫建文深圳 
谢赫在《画品》中指出:“图绘者,莫不明劝戒,着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轮。”强调了人物画创作在社会上的功利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禅定生花——佛教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年 第6期 85-86页
作者:尹明扬州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的禅,在中国文人的诗画里,常常表现为"无意为佳"。苏轼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画品》中把"逸品"置于"神品"之上,把神、趣、韵、味代替道、气、理、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物象形辨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15年 第8期 18-31页
作者:查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在谢赫《画品》序中"应物象形"是其"六法"的第二法。在后人对"六法"的论述中,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篇无疑是最早和极为重要的一篇。但是在张彦远的论述中,重点是"气韵生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景速写的构图规律
收藏 引用
《艺海》2010年 第1期 74-75页
作者:李西洋 文彦波湖南城市学院 
东晋画家顾十岂之在《论画》中提出的“置陈布势”和南齐著名艺术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经营位置”,阐述的都是绘画作品中绘画内容的安排问题。其后,这种理论在西学东渐后被统称为构图。作为绘画作品中重要的绘画元素,构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识“随类赋彩”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8年 第7期 131-132页
作者:谭金平福建阳光学院艺术系 
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评日“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六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谢赫在中国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和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画品》中提出的。然“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师过招——当吴昌硕遇上齐白石(二)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1年 第4期 88-89页
作者:李丛广州 
第二回合:构图对于一位国画家来说,对构图的巧妙经营,可谓是作者技术经验和美学修养的重要体现,即"谢赫六法"中所说的"经营位置"(摘自《画品》)。虽然吴昌硕和齐白石两位大师在构图方面的总体成就不如潘天寿(1897-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