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罗摩衍那》"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全球文化传播和融合的“经”与“纬”——以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英国和北美地区的传播与接受为例
收藏 引用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3期41卷 10-17页
作者:高稳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文化作品翻译是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桥梁。文化译本的质量与数量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在英国的引介远远早于美国,而美国在20世纪中期以后对两部史诗的译介和传播超越了英国。对译本文化的研究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然畅神与情景交融─—论《罗摩衍那》的自然美意识
收藏 引用
《国外文学》1995年 第1期 86-91页
作者:卢铁澎 
自然畅神与情景交融─—论《罗摩衍那》的自然美意识卢铁澎一约七世纪时署名擅丁所作的印度文学理论著作《诗镜》认为,描写“海洋、山岭、季节、日月初升……”等自然景物是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之一。①的确,在众多的印度古典文学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格萨尔王传》与《罗摩衍那》的比较看东方史诗的发展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2期21卷 48-54页
作者:李郊 
本文对我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由此探讨了东方史诗流变中的特点。本文认为.在反映生活的方式上,《罗摩衍那》的建扬是神话式的,《格萨尔王传》是历史的;根据描写的内容看,《罗》突出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与荷马史诗中的诅咒间性问题
收藏 引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6期57卷 102-114页
作者:苏永旭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文艺学美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18 
诅咒既是一种人文现象,又是一种艺术手法。诅咒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和反制利器在印度两大史诗和荷马史诗中具有很强的主体间性,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学术关联性。就其互文性或家族相似性而言,其主旨在于充分伸张社会正义和审美正义;就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古藏文《罗摩衍那》文本形式分析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2019年 第2期 46-53页
作者:多布旦西藏大学文学院藏语言系 
敦煌古藏文《罗摩衍那》属于西藏早期的文学译作,也被认定为《罗摩衍那》最早的译文类。该故事文风朴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精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从叙事型文学的文本理论入手,对其语言、结构、人物、表现手法和体裁等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象雄·曲旺扎巴的长篇叙事诗《罗摩衍那》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2017年 第2期 69-71页
作者:仁欠卓玛西藏大学文学院藏文学系 
象氏《罗摩衍那》是《诗镜》翻译成藏文后,西藏本土作家撰写的第一部"罗摩"故事。具有故事完整、辞藻华丽、修饰精雕、韵律动听的特征,可看成藏族传统长篇叙事诗之巅峰之作。同时,象氏《罗摩衍那》对外来题材的本土化具有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蓬勃与多元:20世纪以来《罗摩衍那》在中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
收藏 引用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1年 第1期 92-109,154页
作者:张帅 马睿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自吐蕃时期传入中国藏区后,在悠久绵长的千年历史中扎根藏地,逐步成为藏族人民耳熟能详的外国经典故事。中国藏区的罗摩故事形态受到印度和藏区本土的历史语境、文化氛围、宗教传播及译介主体等多种现实因素的限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代印度美学思想浅析
收藏 引用
《创意与设计》2018年 第5期 26-36页
作者:鲍月巴黎Ipag高等商学院 
古代印度的美学是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外族的入侵使印度的文明不断融入新的元素,美学思想也是繁复而悠久,印度艺术在美学思想的影响下蓬勃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原始思维的观念、吠陀时期的典集以及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泰国宫廷戏剧Khon与中国戏曲的异同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0年 第14期 180-182页
作者:杨琛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Khon",是以泰国宫廷生活为基础,以印度叙事诗《罗摩衍那》中的《拉玛坚》(罗摩王子之冒险)为题材改编创作的大型宫廷戏剧。文章试图通过对Khon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等问题,探寻这种泰国古老的宫廷戏剧和我国戏曲艺术的异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游记考证》序
收藏 引用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 第2期10卷 14-17页
作者:杨知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