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老子》"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老子》中的管理艺术分析
收藏 引用
《理论探讨》1998年 第3期 105-106页
作者:申靖 罗晓光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工作处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老子》中的管理艺术分析申靖罗晓光《老子》作为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子书”之一,其所包含的思想均可以从管理角度加以理解。本文将主要分析《老子》中所包含的一些管理艺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十分强调做一切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子》对中国艺术的哲学启示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05年 第5期 84-86页
作者:李祥林 
儒、道、释,三家合流,成就了农耕土壤上的中国文化,在华夏思想史上起着巨大的导航作用.其中,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起源古老也影响尤大.鲁迅即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渗透在国人骨子里的以道家精神居多,并说'以此读史,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子》“不争”哲学 艺术化的生活智慧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19年 第5期 50-51页
作者:杨杰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不争"一词在《老子》中出现8次,与之意义相近的语汇或表达几乎出现在大部分篇章,构成《老子》的思想底色。《老子》第66章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子》的思想域界、历史世界与生命境界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2019年 第6期40卷 175-183页
作者:蒋永青 孙柏林云南大学文学院 
《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是以“历史世界”的“礼崩乐坏”、“老子”的史官和隐者身份及楚地特征所构成的"境遇”为出发点,而以“生命境界”即“天人之和”之人文理性精神性的人生终极意义和最高目标“道”作为思想的根基和精神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子“道”论的艺术精神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1年 第6期 48-52页
作者:张小平 
人们往往相信,庄子实在是个诗人,你看《庄子》一书不是充满了瑰奇的情景和浪漫的想象?但谁也不曾将老子说成具有诗人气质,洋溢着艺术精神,原因是老子之“道”缺少庄子那种俯仰下上的艺术想象。溯自王弼作《老子注》,老子之“道”便作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老子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1989年 第3期 39-43页
作者:杜哲森 
老子是在宇宙发生论的意义上进行宏观探道,微观察世的,他的思想是从宇宙观落实到人生,再落实到政治和伦理,对艺术并不重视,甚至持否定的态度,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子》的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理论月刊》1995年 第8期 35-37页
作者:蔡靖泉湖北省社科院 
《老子》的美学思想蔡靖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①其隐居之后所作“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老子》,乃为阐发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而作,可以说是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帛画艺术看《易经》、《老子》对湘楚审美文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2年 第11期 153-154页
作者:胡友慧长沙学院艺术系 
《周易》又称《易》或《易经》,是西周时期流行的卜筮之书,经孔子及其后学的修订,发展成为先秦时期的重要哲学著作,其主要哲学思想表现为阴阳二元辩证思想。《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二爻组成,二爻而成八卦,八卦而成六十四卦,所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子文艺思想略论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 第3期 118-122页
作者:吴建民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成化身”,老子“回家”——越调新编历史剧《老子》评析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3年 第12期 150-153页
作者:成军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评选1二作已尘埃落定,由河南省文化厅推荐、河南省越调剧团排演的越调新编历史剧《老子》成功入选“十大精品剧目”(排名第二)。这部由孟华编剧、李利宏与陈新丰执导的《老子》是第一个登上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