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萧萧》"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萧萧》--以湘西土家织锦艺术为视域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 第9期 136-146页
作者:周新民 李维寒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430073 
湘西民间艺术与沈从文的生命及创作有着深切的联系,湘西土家织锦也对沈从文的创作有着深切的影响。这一情形为观照《萧萧》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视角。湘西土家织锦对称与重复的构图,有助于解读《萧萧》的内在结构和循环时间意识。土家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人性”的描绘到“哀歌”的鸣奏——沈从文小说《萧萧》1930年初刊本与1936年再刊本对读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2021年 第2期 131-139页
作者:向吉发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1100 
《萧萧》的初刊本与再刊本在文辞句式,人物身份、形象、人物关系,故事结构,文体特征,叙事重心,主题思想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有不同的文本本性,其中关乎着不同时期的沈从文在语言艺术、写作姿态、价值立场、认知观念、文体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萧萧》版本研究
收藏 引用
《天中学刊》2016年 第1期31卷 109-114页
作者:王文博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目前,《萧萧》的主要版本共有6个,分别是初刊本、再刊本、初版本、选集本、文集本和全集本,不同版本在语言、结构、修辞、思想等层面存在很大差异,具有不同的文本本性。版本差异既提醒了《萧萧》研究中所应具有的版本意识,也反映出沈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还原生活 体味人生——对沈从文小说《萧萧》的隐喻性解读
收藏 引用
《民族论坛》2007年 第4期 20-21页
作者:柯鹏飞 蔡少丹湖北省黄石中等专业学校 
沈从文特殊的人生经历,在小说《萧萧》中得以象征性演绎。萧萧婚姻话语权的丧失是作家青年时代文化自由话语权丧失的隐喻,花狗对萧萧性意识的启蒙,也是作家曾经所受到的精神与文化启蒙的暗示。作品以整体的象征意义对生存状态和生活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苍凉的精神故乡——论沈从文小说《萧萧》的悲剧意蕴
收藏 引用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 第3期33卷 36-39页
作者:刘伟安 朱德松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昭通657000 
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萧萧》艺术地再现了一种前现代的混混沌沌的生活方式。在理性的观照下,这种生活方式并非乐园。但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那种近乎人类童年时期的生活状态已经无可奈何的走入了历史。而怀旧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情结,因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话语·类型·指涉:沈从文湘西叙事的跨媒介叙事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0年 第7期 53-56页
作者:钟小红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家沈从文先生曾以"人性的治疗者"自居,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他坚持走自由主义文学之路,其作品情感细腻,数量颇多。其中《边城》《萧萧》《丈夫》三部重要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区域文化浸染下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以沈从文和鲁迅为例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8期27卷 102-106页
作者:王继志南京大学中文系 
区域文化对作家的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沈从文是一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审美理想的作家。沈从文的《萧萧》和鲁迅的《祝福》虽然写的都是童养媳制度下的小丈夫制度,但由于受着不同的区域文化的浸染,两篇作品在题材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