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觉醒》"
3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理想与现实的较量——《觉醒》的一种心理学解读
收藏 引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5期31卷 101-104页
作者:袁家丽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凯特·肖邦在《觉醒》中探讨了女性渴望性爱、追求艺术及母亲的职责这三个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放到了她所设计的女性人物身上。赖斯小姐、埃德娜、拉特诺尔夫人其实是肖邦幻想的一种人格的三种结构而已,分别代表本我、自我和超我。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永远是崇高的事业——评《一种新的文化意识的觉醒
收藏 引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 第4期21卷 65-72页
作者:晓角 
“非崇高”是有害的倾向当“玩主”们“玩”出第一批作品时,“玩文学”倾向便受到了应有的批评。这是理所当然的。起于玩世不恭地对待人生,继而玩世不恭地对待文学,最终又自觉不自觉地玩弄了读者——这种玩笑人生,故弄玄虚,不负社会责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梦之安魂曲”——荣格人格理论观照下《觉醒》中艾德娜的自我追寻
收藏 引用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年 第7期27卷 58-60页
作者:陈浩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部江苏扬州225000 
凯特·萧邦的代表作《觉醒》具有从多种角度解读的深刻性与丰富性。荣格原型理论中关于"人格面具""阴影"以及人格发展理论的阐述,为解析艾德娜的人格嬗变与分裂以及其最终悲剧命运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结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个人细微的声音——评《觉醒》
收藏 引用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1期7卷 69-72页
作者:吴娟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围绕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所述的“声音” ,以展现小说《觉醒》中女主人公埃德娜觉醒的两个层面为切入点 ,通过她与具有叛逆个性的女艺术家芮芝小姐的性格比照 ,剖析埃德娜追求个体独立失败的原因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女性真正意义上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万众觉醒 捍卫河山——群舞《觉醒》创作谈
收藏 引用
《现代艺术》2023年 第5期 68-71页
作者:李威寰不详 
《觉醒》这件作品的初芽来自于2022年的五四青年节,也是五四运动的103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舞蹈演员且身兼编导一职的我们,也希望能借这样一个节日去怀念我们的前辈烈士们。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和义无反顾的坚持,才能在那样一个内忧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女性自我的不断追寻——《觉醒》的二元对立解读
收藏 引用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3期25卷 70-72页
作者:叶小军 瞿小月 谢庆庆 潘璇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安徽安庆246052 
《觉醒》的主人公艾德娜在追求理想的自然生存状态过程中面临了灵与肉、生与死的矛盾斗争,认清了她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客观存在的关系后,她最终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本文运用二元对立理论通过对传统与自由、文明与自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名之痛——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性情感障碍
收藏 引用
《海外英语》2019年 第5期 176-178页
作者:龙翔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美国19世纪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觉醒》问世于1899年,但是肖邦在小说中对于女性心理和精神层面所遭遇的难题的发掘和刻画却远远早于她所处的时代。通过结合现代心理学对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定义和研究,肖邦作品中所折射出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觉醒》中黑衣女人的象征意义
收藏 引用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 第5期10卷 91-93页
作者:刘纬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河北承德067000 
《觉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一个黑衣女人的艺术形象蕴藏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她神秘、孤僻、一言不发,在小说中只短暂地出现数次,而且作者对其的描述也是寥寥数语,但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形象却是作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讽的艺术——试析凯特·肖邦在《觉醒》中的人物描写手法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 第4期8卷 78-80页
作者:刘瑞华 刘允芳中国科技大学外语系助教,合肥230026 不详 
本文主要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在其代表作《觉醒》中人物描写的反讽手法.作者指出凯特·肖邦在描写传统人物时,沿用老套的人物描写方式,带有嘲讽的口吻,再现了他们的恪守陈规.而在刻画个性十足的女主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母亲、他者与自我——《觉醒》中的女性身份构建?
收藏 引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年 第1期25卷 73-76,96页
作者:林苑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510420 
凯特?萧邦的作品《觉醒》挑战了母性理念,反映作者对女性身份的探索和19世纪女性寻求适合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受到的种种束缚。从艾德里安娜?里奇双重母性身份概念着手,重新审视作品中的三位女性身份,阿黛尔的完美母性身份是肖邦对男性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