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辋川图》"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王维《辋川图》的释读和启示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年 第1期 11-17页
作者:杨娜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王维传世的绘画中以《辋川图》对后世的影响最大,不过因为真迹的缺失,学者们对于它的关注仅停留在后世摹本的探讨上,未能涉足绘画本体的研究。本文的选题正是对这一困境的回应。《辋川图》真迹虽然不存于世,但是王维的《集》和相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王维《辋川图》到“现象”——文化史与绘画史互动的个案研究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 第4期7卷 71-76页
作者:张吉浙江大学艺术研究所 
《辋川图》是王维的重要代表作品,并成为"样"不断流传于世,北宋以来便有大量的摹临本和各种题材的山水作品不断问世,直至今日我们仍可看到分散在各地众多的类型作品,这可以说是绘画史上的一大奇观。但是细究这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理科学与艺术史研究的共同范畴——以《辋川图》所再现的园林景观为例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 第8期 76-79页
作者:赵振宇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西方地理学者早已开始关注由绘画所再现的现实世界,特别是景观绘画在历史景观研究中的作用。本文以《辋川图》所再现的园林景观为例,发现地理景观在被另一种表征方式包裹起来之后,其原有的景观意义被不断地放大。《辋川图》作为再现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维《辋川图》中的空灵静寂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0年 第7期 46-47页
作者:魏征 冷万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河南工学院 
王维是唐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造园艺术家,其作品给人一种"澄淡空寂"的禅意之境,他以超越世俗的审美心胸追求着"心物融合"的高妙境界,其中他的造园思想很好地利用了这种艺术思维并完美地呈现出来,也对后来的中国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人画“意境”对于公园城市建造的启示探究——以《辋川图》为例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 第3期 70-75页
作者:蒲娇 栗天依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综合表达形式,强调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通常以山水等为题材,追求意境和气韵的表达。“公园城市”概念的出现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一大重要转变,致力于以“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为发展理念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阈下的元代《辋川图》题咏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3期52卷 5-17页
作者:高林广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元代文献中留存有大量的有关王维《辋川图》的专论、序跋、题记和题画诗等,广泛讨论了该的艺术价值及其所蕴含的文人品节、“高人”风范、佛禅思想、雅趣清致、语关系等。元人称述《辋川图》几为穷高树表之作,对其笔法技巧、布局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斋的功能与意涵——以浙江省博物馆藏品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20年 第8期 84-89页
作者:张毅清浙江省博物馆 
以书斋,或谓文士居所作为绘画的主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半官半隐的诗人王维以自己的别业为蓝本作有《辋川图》,开元年间辞去朝廷征招隐居嵩山的卢鸿,也有《嵩山草堂》和《草堂十志》诗咏为世所推崇。及至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原祁与塞尚再比较
收藏 引用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 第1期28卷 130-132页
作者:吕小 张卿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王原祁与塞尚从形式结构上都具有完整性和造型的紧密性,强调表面节奏感。对画面前景和远景的并置也都给予重视。二者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出对古典的崇敬及对传统的扬弃;当然,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王原祁和塞尚的相似之处仅仅是表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