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长生殿》"
27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长生殿》与《桃花扇》艺术比较论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12年 第11期 10-11页
作者:颜欢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清初剧坛上,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两部轰动全国的传奇巨著。洪昇的《长生殿》取材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悲剧爱情故事,作者借爱情之故,抒发了政治的兴衰之感;孔尚任的《桃花扇》取材于南明王朝的亡国史,借复社文人侯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生殿》曲意新解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1995年 第4期 45-51页
作者:金登才上海戏剧学院 副教授 
《长生殿》表现了李隆基和杨贵妃为追求以性爱为基础的婚姻:同封建婚姻制度产生的撞击,以及由于受封建政体制约而走向毁灭的过程。作者对他们的爱情是肯定,对他们爱情生活的具体形式是否定的。《长生殿》后半部采用的是复调式的结构,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历史、传说、文学 艺术到《长生殿》剧成论考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89年 第4期 122-129页
作者:刘荫柏 
清初大戏剧家洪升的《长生殿》,是一部描写李隆基与杨玉环间爱情故事传说的古典名剧,是洪升认真地研究有关历史资料,广泛地吸收民间传说及批判地继承前人艺术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并以他卓越的艺术才能创作出来的精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生殿》的下场“集唐诗”探析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5年 第10期 129-133页
作者:肖阿如安徽师范大学 
《长生殿》中下场诗各出均采用"集唐"的方式,且都为七言四句,体制整齐规范,在剧中发挥了重要的艺术功能:不仅十分贴合剧情,还适时地营造出了该剧中特定的意境和氛围,丰富了人物形象,并传达出作者之意。洪昇采用"集唐&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生殿》两英译本在翻译美学视角下对比探讨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2015年 第6X期 67-68页
作者:梁熹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武汉430083 
古典戏剧为中华文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种,长时间至今它极富特色艺术形式对我国民族鲜明文化内蕴是非常鲜明的反映,但是在对外传播文化交流翻译方面却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长生殿》为我们国家戏剧史上非常重要作品,为公认历史古典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形象分析
收藏 引用
《芒种》2013年 第11期 75-76页
作者:徐娜新乡学院音乐系 
一、引言自唐代以来,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一直就是文学创作的热门题材,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元代白朴的《梧桐雨》。由于被历代文人描绘,历史上真实的杨玉环与艺术形象已混为一谈,祸国殃民、骄横跋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从“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到“上昆”全景式《长生殿》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9年 第6期 71-77页
作者:吴新雷南京大学文学院 
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5月宣布中国的昆曲艺术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在文化部制定的十年规划的推动下,全国各昆剧院团新排了一系列新剧目,计有四十多个。本文以苏州昆剧院创演的青春版《牡丹亭》和上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生殿》系列与系列外的《杨贵妃》——兼比较中日之中世戏剧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3年 第2期9卷 30-34页
作者:翁敏华 
中日两国的传统戏剧堪称“同根异花。”至宋元而获大成的中国戏曲上承汉唐百戏散乐。同时,汉唐百戏散乐也东渡日本,给予后世称作“能乐”的戏剧系统以极大的影响。但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韵盎然《长生殿》——评“苏昆—顾版”《长生殿》演出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6年 第10期 24-27页
作者:朱栋霖 
一2004年台湾石头书屋主陈启德先生决策投资苏州昆剧院,制作全本《长生殿》.其旨在昆曲式微百年后,在新世纪初原汁原味再现古典昆曲的古雅与辉煌,精致典雅地表现唐明皇与杨贵妃经典爱情的款款深情与美妙动人.这部由资深昆曲专家顾笃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曲《霓裳》听不尽 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谈《长生殿》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1年 第8期 52-55页
作者:金红 
蔡正仁,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上海昆剧团团长。他1961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班,工小生,尤其擅长冠生(官生)戏。师承京昆艺术大师俞据飞及传字辈沈传芷、周传瑛等名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