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阅微草堂笔记》"
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阅微草堂笔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翻译》2022年 第4期43卷 54-62页
作者:刘颖 钟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阅微草堂笔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可划分为萌芽、初创和发展三个阶段。早期的译介局限在志怪说教上,束缚了译介的发展,而金大逸、陈德鸿和韩瑞亚的学术性翻译拓展了《笔记》的跨学科价值,卜立德和余氏夫妇各自的译本突显了《笔记》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形象试析
收藏 引用
《芒种》2014年 第8期 83-84页
作者:何佳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阅微草堂笔记》中涉及“狐”形象的作品达一百多篇,这些“狐”形象有着鲜明的个性,形成了一个富于艺术魅力的“狐”形象群,寄寓了作者对清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无限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传统道德和人文精神的渴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阅微草堂笔记》小说批评考察
收藏 引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1期 158-164页
作者:叶根华 彭新媛宁夏大学校长办公室宁夏银川750021 北方民族大学人事处宁夏银川750021 
《阅微草堂笔记》中所涉小说批评资料极多,初步统计共百余条,是纪昀小说批评和小说理论的重要载体。其批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引用作品""借人所言""专题条论"三种形式,内容涉及小说理论的诸多方面,大致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阅微草堂笔记》幽默艺术论
收藏 引用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 64-67页
作者:白云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北京100102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学者纪昀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分析了这部作品的幽默艺术,展现了纪昀的深厚学识及这部作品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聊斋志异》文本之“同质化”与“去同质化”——兼及《阅微草堂笔记》的比照与联结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4期33卷 133-141页
作者:张姣婧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同一文本内部及相关文学作品间的"同质化"现象频见于古代文言小说集,而采取各种方法来"去同质化"则是一位具有艺术追求的小说家所必须进行的创作努力。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通过对各类叙事元素的灵活驾驭,成功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阅微草堂笔记》的讽刺艺术论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S1期38卷 73-76页
作者:徐世中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4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笔记小说。自清末以来 ,学者对该书的评价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 ,而对其讽刺艺术则鲜有人论及。本文试就其中四个方面 :1讽刺的客观真实性 ;2讽刺的深刻性 ;3讽刺的分寸感 ;4讽刺的具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阅微草堂笔记》中艺术形象的文化底蕴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 第3期12卷 92-94页
作者:韩希明 
《阅微草堂笔记》中艺术形象的文化底蕴韩希明清代纪购的《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以极为简炼的笔触,勾勒出许多艺术形象,其中正面鬼狐形象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群体。这些鬼狐形象曲折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纵横开阖究悉物情─—《阅微草堂笔记》的哲学视角观照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 第12期 43-50页
作者:韩希明南京审计学院基础部 
纵横开阖究悉物情─—《阅微草堂笔记》的哲学视角观照韩希明《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博学之士纪昀于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余潜心著就的一部小品集。纪昀是著名的大学问家,他有着雄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储备和系统化,因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阅微草堂笔记》“寓言型”特征及叙事模式
收藏 引用
《怀化学院学报》2002年 第6期21卷 56-58页
作者:吴波怀化学院中文系,湖南怀化418008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具有鲜明寓言性特征的小说。这一特点既体现于作者的创作意图上,也表现于文本的艺术结构及形象的塑造方式中,并由此构成了其独特的叙事模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阅微草堂笔记》的官员队伍道德论
收藏 引用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 第3期 93-96页
作者:吕爱丽 韩希明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人文教研室 南京审计学院对外汉语系 
《阅微草堂笔记》从作者的道德观出发 ,以因果报应的结局 ,赞扬了符合封建德治要求的良吏 ,揭露和批判了贪官污吏 ,以此阐明了作者的吏治思想 ,对于封建官吏队伍的德政建设提出了一些积极可行的措施 ,同时作品也表现了由于作者的地位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