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鼻子》"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试论芥川龙之介《鼻子》的深层意蕴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 第5期26卷 109-113页
作者:肖书文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鼻子》的意义不仅在于刻画了人们的利己主义心态 ,批判了人性的自私、冷漠和虚荣 ,而且还深刻地蕴涵着禅宗的人生“三境界说”对芥川的影响 ;《鼻子》取材于日本古代故事集《今昔物语》 ,对其中一个简单的笑话做了艺术的加工并注入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鼻子
收藏 引用
《五台山》2004年 第3期 49-52页
作者:杨全喜 
我的朋友钟在三行路上的小烟摊前停住时,神情萎顿,脸像凋零后又被人踩了一脚的花朵.此时,十二点的风秋天夜晚的凉爽把男女的调笑与廉价香水,葱花过油肉的香味搅和在一起,一幅歌舞升平的气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犀利的讽刺和无奈的幽默——《鼻子》导演阐述
收藏 引用
《歌剧》2006年 第10期 11-12页
作者:陈薪伊 邵奇青(摄影) 
一个人如果失去学习的权利,就跟丢掉鼻子一样,没有嗅觉了,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珍视这次学习的机会,学习《鼻子》这部作品。真难懂!惟有难懂才有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摇摆不定的自我——浅析芥川龙之介成名作《鼻子》
收藏 引用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 第5期22卷 69-71页
作者:黄燕江苏省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学部江苏南通226007 
《鼻子》是芥川龙之介的初期作品,它取材于日本古典故事《今昔物语》。作品对其中的一个简单故事加以艺术加工,并注入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描述了现代人试图寻求拯救的心理体验。当时的日本社会背景下,芥川龙之介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其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失而复得的《鼻子》
收藏 引用
《歌剧》2010年 第4期 52-53页
作者: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伊丽莎白.威尔逊 毕祎 
伊丽莎白·威尔逊在《对肖斯塔科维奇一生的回忆》一书的写作过程中,对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进行了采访。其谈话录音中,有关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鼻子》失而复得的故事被编进了最后的传记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荒诞是审视灵魂的一种方法——关于歌剧《鼻子》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06年 第11期 46-47页
作者:白爱莲 
涅瓦河的风吹拂在柯瓦廖夫丢掉了鼻子的脸庞上,他失魂落魄地四处找寻鼻子的踪影,终于在喀山大教堂惊奇地发现自己的鼻子居然变成五等文官的模样,柯瓦廖夫和自己的鼻子对峙着,这时,舞台深处传来隐约的管风琴声和几嗓子缥缈的女高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果戈里《鼻子》的语层结构分析
收藏 引用
《俄语学习》2015年 第3期 57-60页
作者:席宏丽内蒙古师范大学俄语系 
《鼻子》是果戈里收录在其小说集《彼得堡故事》中的讽刺佳作,以其荒诞无稽的故事情节被誉为"果戈里最神秘的作品之一"。本文一反常人对文章讽刺艺术的研究,通过语层结构这一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旨在让读者从另一个崭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冷门歌剧《阿蒂拉》与《鼻子》三月首登大都会
收藏 引用
《歌剧》2010年 第4期 10-11页
作者:谢朝宗《歌剧》编辑部 
第一个完全由彼得·盖尔伯(Peter Gelb)规划的大都会歌剧季逐渐进人尾声,他极力倡议要引进不同艺术领域的导演的结果,有褒有贬,所以很难看出对未来歌剧制作的影响。以3月上演的两出冷门歌剧——威尔第的《阿蒂拉》(Attil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俄罗斯文学彼得堡文本中“鼻子”的隐喻——以果戈理的《鼻子》为例
收藏 引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2期37卷 240-245页
作者:傅星寰 郑佳宁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彼得堡诞生的蓄意性和目的性已经借一系列怪诞形象融入俄罗斯文学彼得堡文本的隐喻范畴之中。在彼得堡文本中,人被分裂成"我"与"他我"、"我"与"鼻子"等镜相。大凡非本质的"存在"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议鲁迅与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之异同——以《奔月》和《鼻子》为中心
收藏 引用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年 第4期31卷 60-62,77页
作者:肖华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鼻子》是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他取材于历史,用旧事写新意,探索人性中的利己主义,鲁迅在芥川龙之介的影响下开始了历史小说的创作,《奔月》非常具有代表性。以《鼻子》和《奔月》为中心,从人物形象塑造、体现的社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