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丁绍光"
9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丁绍光作品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9年 第1期 F0002-F0002页
作者:丁绍光云南艺术学院 
丁绍光,曾在云南艺术学院任教,后定居于美国。在世界各地已举办上千次个人画展,作品被五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及个人收藏。接受世界各国电视、广播、报刊、书刊、杂志专题介上千次。1990年,在日本举办的艺术博览会上,入选14世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现代绘画在世界的地位和前途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9年 第1期 117-128页
作者:丁绍光 
应本刊特约,丁绍光先生将他1996年4月27日至30日在昆明逗留期间,为云南艺术界及高校师生所作多场讲演,请文白雁先生整理成文,亲自审定后,交由本刊正式发表。讲演围绕“中国绘画在世界的地位与前途”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渊源与归宿 丁绍光先生的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23年 第4期 4-11页
作者:刘伟冬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国务院学位办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 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丁绍光(Ting Shaokuang),1939年10月生于中国陕西省,杰出美籍华人艺术家,现代工笔重彩画大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80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壁画《版纳晨曦》。美国百人会成员,曾任海外多个艺术家团体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丁绍光现代重彩画语言分析
收藏 引用
《美术》2019年 第11期623卷 136-137页
作者:杜延韩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为一位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旅美华人画家,丁绍光是当代美术文化跨越时空、跨越中西审美观念的成功典范之一.他的重彩画题材广泛,包括神话传说、花鸟山水等;他以变形夸张的线性造型图式,揭示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线条艺术的发展奥秘;他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丁绍光重彩画民族审美意识之源流及其嬗变
收藏 引用
《思想战线》1998年 第S1期24卷 176-181页
作者:尹雯云南财贸学院 
丁绍光的重彩画具有浓郁的民族审美意识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及西南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心态。其绘画风格的形成及成熟,除了勤奋、刻苦、天赋之外,与他独特的经历、个性及良师的引导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善于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丁绍光——“来自东方的奇迹”
收藏 引用
《瞭望》1992年 第17期 26-27页
作者:朱继功 
12年前,当丁绍光怀着迷惘和勃勃雄心的复杂心情赴美探亲并闯世界时,他不会料到今天自己的一幅《白夜》,竟会以220万港元在香港拍卖成交,创下了在世的中国画家在国际艺术品拍卖中成交价的最高纪录。 4月8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幕的《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写在“刘国松、丁绍光、宋雨桂、徐希、石虎五人画展”前面
收藏 引用
《美术》1999年 第4期 14-16,34-43页
作者: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 
他们一共是5位。按出生年龄先后顺序排列:刘国松、丁绍光、宋雨桂、徐希、石虎。最大的刘国松,1932年生,66岁,最小的石虎,1942年生,56岁。在艺术上,尤其是在中国画这个领域,都算是中年。他们彼此间,大体上算是同龄人。他们在一起举办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丁绍光绘画的艺术语汇与美学理念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 第3期6卷 78-80页
作者:周克庸浙江传媒学院 
丁绍光先生美术作品特有风格的实现,直接依赖于他所纯熟运用的那一整套丰富且极具个性色彩的艺术语汇。丁绍光的作品之所以能在不同文化圈的受体中得到广泛的审美认同,不仅在于他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而且更在于他对"执两用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缭绕于文化峰巅的生命乐章——略论丁绍光的绘画艺术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9年 第1期 136-146页
作者:文白雁北京大学文理分校 
文章对丁绍光绘画中所反映的人性价值观和追求;画风的文化源头;绘画言语中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契合,以及获得成功的社会运作手法等作了概略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中华艺术走向世界有所助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传统基础上拓展——丁绍光绘画散论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9年 第1期 129-135页
作者:杨永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在传统基础上拓展,是丁绍光绘画艺术之成功所在,也是其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鉴于此,作者就丁绍光在用线、用色、构图、造型诸方面如何在传统基础上拓展进行了分析,在大美术、东西方融会等对丁绍光影响颇深的观念问题上展开了论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