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七月七日"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书法大会》的意义追寻
收藏 引用
《书法》2023年 第10期 78-81页
作者:薛元明不详 
自二○二三年六开播至七月七日结束的《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目前已告一段落。央视在黄金时段隆重推出六集大型系列书法专题节目,堪称创举。尤其值得推许的是,在最初的创意上,力戒常规的“选秀”做法—类似某种类型的歌曲大奖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家明信片》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1994年 第3期 20-22页
作者:叶至善 
文学研究会成立后不久,在上海创办机关刊物《文学旬刊》,附在《时事新报》中,作为副刊发行;后来改为周刊,单用《文学》两个字作刊名。在一九二四年七月七日出版的第一二九期上,有一则《文学家明信片》的广告,形式颇有点儿别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吕凤子的书法篆刻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1998年 第4期 19-21页
作者:尉天池 徐利明 
吕凤子:名钟浚,字凤双,后以字行。早年署'江南凤',中年称'凤先生',晚年署'老凤'。一八八六年七月七日(清光绪十二年六初六)生于江苏丹阳,一九五九年十二二十卒于江苏苏州,是一位天份过人且一生勤勉,在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夕节 话“乞巧”
收藏 引用
《时尚北京》2021年 第8期 128-130,132,134,136,138-140页
作者:李永香 
农历七月是人们俗称的“夕节”,夕节起源于汉代,它是我国民间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也称之为“乞巧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从西汉的素纱禅衣,到元代的黄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志在超越的“郭体”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03年 第2期 262-272页
作者:晓昧 
一九六一年七月七日,古稀之年的郭沫若在一幅素白扇面上用最为见长的行草洋洋洒洒地挥写了一首自题诗: “有话在口,有笔在手。以手写口,龙蛇乱走。心无汉唐,目无钟王。老当益壮,兴到如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牛郎织女故事杂谈
收藏 引用
《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 第3期 25-29,72页
作者:黄泊沧 
牛郎织女故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故事之一,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探索这个故事的产生、发展、流传、变异、艺术特色,对于研究其他民间故事以至整个民间文学都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緙丝夕图
收藏 引用
《紫禁城》1992年 第3期 12-,42页
作者:嚴勇故宫博物院 
织绣画乃是融织绣与绘画於一体,以多种多样的织绣工艺表现丰富广泛的绘画题材的艺术品,因其特有的丝线光泽及较强的立体感和装饰趣味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织绣画多仿摹古人名画,内容以山水花鸟、神仙高士及吉祥图案为大宗。在故宫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习俗与仪式
收藏 引用
《人文天下》2016年 第18期 105-106页
作者:殷昭玖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近些年来,每逢过年,都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在说,'现在过年一点意思都没有'、'怎么一点年味都没有了呢'。诸如此类的话,恰在表明,春节越来越不能满足我们的情感要求了,或者说,人们对于春节的情感期待和它给予我们的情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故宫博物院为徐邦达先生祝寿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1996年 第5期 72-页
作者:宫研 
今年七月七日,是我国著名的古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八十五寿辰。故宫博物院专门举行了庆祝徐先生八十五寿辰暨从事文物工作四十八周年学术座谈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及院内外专家学者六十余人出席,为这位集专家、学者、艺术家于一身的老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临江仙──王凤鸣舞台艺术研讨会即席口占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1997年 第5期 44-页
作者:吴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