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三国鼎立"
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巧设学生活动 培育核心素养——以“三国鼎立”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学教学参考》2023年 第22期 58-60,76页
作者:周浩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二中学650200 
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设学生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文章以“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诵读曹操诗”“小小军事家”“新闻发言人“”画曹操脸谱”等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益求精,追求高效——以《三国鼎立》为例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4年 第11期 37-43页
作者:周云华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初中历史基本功大赛,并同与会的专家就大赛赛况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就大赛所反映出的初中历史教学在定位、设计、生成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之后,笔者又组织了省内沿江六县市的同题异构活动,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国鼎立》讨论课的设计思想和教案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1年 第11期 38-43页
作者:朱尔澄北京三中 
设计思想意义:讨论课,意为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课堂教学。具体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教师或学生、提出或发现的问题(包括教师有准备的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进行课内讨论。讨论课有益于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裂时代的统一梦——《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9年 第2期 15-19页
作者:黄旖旎 徐金超南瑞实验学校浙江新昌312500 新昌县教体局教研室浙江新昌312500 
三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历史时期,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引导学生突破先入为主的成见,从而辨析小说与历史的差异,这对初中历史教学是一种挑战。同时,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掌握史实、习得方法、感悟情怀,更有赖于教学主题的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浪漫主义时期欧洲歌剧“三国鼎立”的形成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3年 第6期 166-168页
作者:付晓玲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自蒙特威尔第奠定了西方歌剧的基本音乐形式后,歌剧几百年来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遭遇了无数的起起落落。十九世纪后,欧洲歌剧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特别是德意法家的歌剧大师层出不穷,他们坚持着自己的美学主张,创作出很多典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教版“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从教研员上展示课的经过说起
收藏 引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 第10期 42-45页
作者:邓继民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课前思量:“动”与“行”已过“知非”之年的我,24年前由历史教师岗位转而从事历史教研员工作,虽没有离开历史教学,但再也没有站讲台给学生上课。然而,在多年听课、评课、磨课的过程中,又时不时萌发出“这节课如果我来上会这样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同课板块异 细琢见高低——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为例
收藏 引用
《基础教育课程》2014年 第13期 57-59页
作者:邓继民 王慧敏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 
2013年11月底,山东省济宁市教科院组织了"同课异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历史学科选择了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作为同课异构的内容,来自不同区县的五位教师均采用了板块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但又根据对教材的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师道(人文)》2009年 第11B期 143-144页
作者:齐云芳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中学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的第一课。教材从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两个方面,介绍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大背景和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本课特点是线索繁杂,人物众多。但因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学生认知理解与思维提升的学习活动设计——以“三国鼎立”教学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 第6X期 25-25页
作者:王福华大连教育学院 
课堂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历史课堂教学提倡以开展学习活动为媒介,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水平设计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品评《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个教例
收藏 引用
《广西教育》2014年 第25期 73-73页
作者:陈兵玉林市玉州区第九初级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要。有效教育理念提倡教师抓住关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