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东亚"
209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音乐考古盛事 中外共创辉煌——第八届国际音乐考古学会研讨会暨第四届东亚音乐考古学会年会议综述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2013年 第3期 62-63页
作者:王清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2012年10月21日,“世界音乐考古大会——第八届国际音乐考古学会研讨会暨第四届东亚音乐考古学会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开幕,会议在苏州和北京两地举办,由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艺术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亚、非洲和太平洋地区语言出现的古人类学证据
收藏 引用
《人类学学报》1995年 第4期14卷 352-359页
作者:林圣龙美国辛辛那提大学 美国 
复杂语言进化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欧洲古人类学的记录。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料常常作为由欧洲衍生的而被忽视或遗忘。虽然东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的证据与欧洲更广泛的记录显示了某些明显的相似,也有显著的差别。最明显的是,在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实性故事片的范本:《东亚之光》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5年 第5期 22-24页
作者:虞吉 
作为'大后方电影'为数不多的故事片创作(仅16部)的代表性文本,经典意义的确立并不是'重读'意义上的.在现有的中国电影史述著作中,更多是因为'银幕形态的独特'[1]被简略提及.因此对的研读,实际上具有首度发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亚文化语境下古典诗歌中“萤火”意象流变研究
收藏 引用
《芒种》2013年 第4期 213-214页
作者:孙士超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第一次出现了“萤火”意象,但《诗经》中吟咏萤火的诗只有一首并且是作为负面意象而存在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随着咏物诗的发达,萤火开始大量入诗歌,成为文人骚客所乐于歌咏的意象之一。到了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亚符号学研讨会概述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1993年 第2期 4-7页
作者:陈道德 
东亚符号学研讨会概述陈道德东亚符号学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湖北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逻辑学符号学专业委员会、日本记号学会和湖北大学联合举办的。国内外5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收到了学术论文4...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何非光拍《东亚之光》激怒日军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10年 第21期 160-161页
作者:顾胜 
提起“何非光”这个名字,很多人不知道,包括电影圈内人。何非光的人生经历与艺术生涯丰富多彩,跨越两岸三地和日本,涉及影剧两届,能编能导且能演。他是活跃于战前上海、战中太原与重庆、战后香港与上海,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仍留在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历史“事件”的《东亚之光》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5年 第5期 25-27,42页
作者:严彦 
在抗战电影的研究中,一直是以一个特殊文本的身份来承担众多读解的,至少,我们常使用高度纪实化和高度故事化的双重性来进行其文本形态的定位.但是,如果抛开影片美学问题不谈,更大的意义恐怕在于它是个'事件',而非一般的'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史兼通,通而不俗——《炎凤朔龙记——大唐帝国与东亚的中世》述评
收藏 引用
《敦煌学辑刊》2015年 第3期 175-180页
作者:张利亚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炎凤朔龙记——大唐帝国与东亚的中世》是利用中国传世史籍,结合金石墓刻、敦煌写卷、域外汉籍、外国历史典籍对中世隋唐帝国与东亚对外关系的记录,是一部介绍隋唐帝国外交史的新作。本文在介绍童著的基础上作了相关评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五个概念的学术日志:多样性,东亚音乐,学院音乐厅与学术音乐会,身份,当代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 第1期 57-67页
作者:韩锺恩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2007~2008年交替之际,因各种原因通过几次活动经历有了一些心得,当然是属于我个人的理论心得。但仔细想一想,颇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甚至于可以通过文字发表诉诸公众,并作进一步的展开。遂,以五个概念的学术日志方式(不按日常时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亚俗文学的共通性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 第5期 164-186,207页
作者:王小盾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温州325035 
古代东亚地区的文学,就其同汉字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体制文学或文言文学,民间文学或口头文学,俗文学或语体文学。后者既包括对汉语白话文学的记录,也包括用汉字及其变体记录的域外口语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曾经采用快速移植的方式进入域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