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两个结合"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分法”对敌宣传策略的确立与展开——基于“两个结合”视角的考察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 第1期46卷 31-38页
作者:赵新利 牛昆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中国共产党一贯注重“孤立极少数,团结大多数”。这种“分法”对敌宣传策略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得到广泛运用。“分法”策略在大革命及土地革命时期的对敌宣传实践中确立,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对敌宣传实践中展开。“分法”对敌宣传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23年度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 第3期 4-20页
作者:课题组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 
本年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虽然整体略显平淡,但平淡中也不乏亮点,特别是体现出一种回到马克思和关注现实的执劫精神。以这种精神为内在动力和出发点,一些学者苦读深思、上下求索,或从“当代性”出发思考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第一结合”到“第二结合”——以“秩序重建”为中心的观察
收藏 引用
《开放时代》2024年 第2期 13-25,M0003页
作者:何青翰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 
“秩序重建”是近现代中国的一项基本任务。通过重返“文明”的问题视域,正确处理“古今中西之争”,我们可以观察到:从“第一结合”到“第二结合”,中国共产党始终回应着“秩序重建”的时代命题。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价值与路径研究——以河池学院为例
收藏 引用
《河池学院学报》2023年 第4期43卷 61-67页
作者:谢秋慧 卢巍丹河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河池546300 
铸牢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前提,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保证,是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史学性真实展现了中华民族由“自在”向“自觉”的转化,课程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录片《中国》:民族史诗的影像重构与精神溯源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2024年 第5期 65-68,83页
作者:李宸江 滕飞兰州大学文学院 甘肃省作家协会 
面对博大精深、浩瀚广阔的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视纪录片《中国》抽丝剥茧、高度凝练,对中华文明的恢宏历程和中华文脉浩荡不衰的精神力量进行创新性影像重构与诗意表达,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积极探索和良好实践,在主题立意、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史诗何以律成:论党史主题曲中的写意思政——兼谈主旋律文艺创作的历史经验
收藏 引用
《军事文化研究》2024年 第1期3卷 91-103页
作者:何金泽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江山》《新的天地》是党和国家认定的党史主题曲,其政治地位的确立在具有权威意义的仪式场合中展现。党史主题曲将思政意蕴注入意象摹写中,在语义呈现上突出了领袖颂赞、百年成就和党群关系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内容创作透视——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大会作品为例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2024年 第7期 4-8页
作者:葛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中华传统文化影像传播委员会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视听作品作为最具表现力、最大众化的文化载体之一,在践行“两个结合”和“创”上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内容创作呈现题材多样、样态融合、主体多元发展之势。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大会应征作品内涵丰富、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收藏 引用
《粤海风》2024年 第1期 53-58页
作者:周建新 王燕妮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贯穿着新时代文艺创作发展历程,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言更是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文艺工作而言,“两个结合”是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方法论,充分展现了人民的主体性、创新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个结合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
收藏 引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 第1期 68-70页
作者:杨晓春 任家谨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是党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贯要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实现两个结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是实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分期及理论创新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2年 第2期 46-54页
作者:布成良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0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性质上“姓马”、内容上具有中国独创意义的理论创新。按照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及其统一性,这一命题从提出到现在可划分为三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