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丧葬仪式"
95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鄂西北丹江口丧葬仪式音乐中的女性解读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2010年 第3期24卷 52-53,64页
作者:康平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湖北丹江口442700 
社会性别经过女性主义的重新解释,被用来特指男性与女性在主体形成过程中文化和社会的组织作用。在丹江口传统丧葬仪式特定空间的观照下,女性亲友及女性艺人两种身份的女性共同诠释了性别角色塑造的社会建构理论,女性的角色不是刻板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奉化丧葬仪式中的吹打乐研究
收藏 引用
《歌海》2013年 第3期 4-10页
作者:廖松清宁波大学艺术学院 
奉化的吹打乐一度被"奉化吹打"一以贯之,而其中不同的演奏场合,决定着艺人的身份。有宗族子弟演奏的"抬锣鼓"和非宗族子弟组成的"唱班"两种形式。通过对比当地不同时期的丧葬仪式及吹打乐的用乐情况,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史前鹳鱼石斧图:一场丧葬仪式
收藏 引用
《中国美术研究》2021年 第1期 12-19,26页
作者:潘天波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西安710119 
在功能-情景视角下,仰韶文化时期的彩绘"鹳鱼石斧图"或为一场丧葬仪式场景。它再现了史前族群结构系统里的成员构成、组织形态、权力分异、伦理生态以及集体规约,体现出史前人类在生死、权力、祭祀、家族等方面的初始民俗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剧的外延:论湘南汝城宗祠丧葬仪式的戏剧性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0年 第6期 13-19页
作者:范妮萍 周小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1331 
仪式和戏剧的共通性让戏剧参与者对仪式有着不一样的热情,湘南汝城宗祠的丧葬仪式作为当地千年来流传的文化仪式,除其严谨古朴的"戏剧"性表达外,在集体性审美认同和精神需求等"戏剧性"体验上都体现出无可比拟的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泉州安海丧葬仪式音乐个案研究
收藏 引用
《大音》2013年 第2期 111-147页
作者:陈燕婷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研究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 
泉州地区是个讲究丧事重办的地方,其下属之安海古镇更是古风犹存。人们以'闹热'程度作为葬礼的评价标准。葬仪有三大'闹热'仪程,分别为'收殓'仪式、'功德'仪式、'出葬'仪式。'闹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云南墨江卡多人丧葬仪式音乐研究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16年 第10期 74-76页
作者:江倩倩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哈尼族支系分布最多的地区,其中卡多支系人口最多。生育、婚礼、丧葬是卡多人人生礼仪中重要的仪式活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卡多人对待人生礼仪已经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系统,在这些特殊的仪式中充分彰显着他的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牟平沿海“喇叭杖”及丧葬仪式音乐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 第5期 85-87页
作者:田屹 马锡骞德州学院音乐系山东德州253023 
"喇叭杖"是山东半岛牟平地区农村具有代表性的丧葬仪式吹打班子,在经济大潮的涌动下,传统的丧葬仪式开始流失变色,对艰难存活于传统与现代夹缝中间的沿海地区丧葬仪式及吹打乐班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传统民间音乐形式的保留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陇东地区丧葬仪式中鼓吹乐的实用性功能解读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15年 第9期 122-123页
作者:康莉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陇东地区丧葬仪式中的鼓吹乐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它与民间礼俗共存而行流传至今。本文试从陇东丧葬仪式中鼓吹乐的实用性功能出发,解读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子八音会丧葬仪式音乐田野调查
收藏 引用
《长治学院学报》2018年 第4期35卷 37-39页
作者:柳亚飞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山西长治046011 
文章以沁河流域千年古城"长子"一例丧葬仪式活动为中心,记录了晋东南地区丧葬礼俗中的仪式过程、仪式用乐的情况,分析了丧葬仪式用乐的乐人、乐器、曲牌等情况,揭示了丧葬仪式音乐生存的现状,及丧葬音乐曲牌的运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凉山彝族传统丧葬仪式及音乐探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7年 第9期 30-32页
作者:路菊芳乐山师范学院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历史厚重,音乐文化丰富。据传,小凉山彝族是从大凉山经椅子垭口迁徙至此,逐渐发展成现在的马边、峨边、金口河等一带。本文即以四川省乐山市管辖范围内的小凉山彝族为研究区域,根据笔者多年考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