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个体人生"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时代家长教育素养建构的三重维度
收藏 引用
《中华家教》2022年 第1期 78-81页
作者:宋兵波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满足家庭子女健康成长与个体人生发展需求是构建家长教育素养的认识前提。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满足家庭子女社会化成长,使其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构建家长教育素养的重要认识基础。因此,探索和思考家长教育素养的新时代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集体英雄主义面对喧宾夺主的爱情——我看影片《攀登者》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9年 第11期 16-18,F0002页
作者: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攀登者》是一部感人的影片,特别是对欢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中国观众来说,尽管其中的恋爱故事实在有些冗长和多余。确实,在国庆系列盛典期间,几乎每天都置身在《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和多部献礼影片所建构的特定文化语境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朦胧的古典精神
收藏 引用
《文学自由谈》1990年 第4期 56-66页
作者:季红真 
尽管在“文化寻根”之后,中国小说失却了主流;尽管在这个短暂而危机四伏的商业浪潮的鼎盛时期,小说家明显地分化成两大营垒。或以取材的当下性,要么适应着正在兴起中的商业化的生存现实;要么关注着这商业化潮头中微妙艰辛的个体人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看《暴风雪》,也谈戏剧的“关注现实”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15年 第1期 35-36页
作者:张东钢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 
说一个作家不关注现实,在如今的意识形态语境里,恐怕要被认作是“骂”他。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其“政治不正确”。换句话说,让任何一个作家当面表态,在其作品(也包括其本人)与现实关系的范畴选边站队,即便是装,恐怕他也得装出个关注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诗歌的召唤结构
收藏 引用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 第1期17卷 87-92,44-75页
作者:沈健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消费品.它诞生于生活中的心灵,又哺乳着心灵中的生活.诗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其全部奥秘存在于它的对象给定性中,有着较之其它语言艺术更为丰富能动的美的生成性.接受美学从接受主体入手,对此进行了拓荒性的研究,指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西方到本土——宗白华美学思想转换背景浅析
收藏 引用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8年 第1期 216-222页
作者:徐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为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在激活民族文化传统上具有相当的自觉性与自信力。在他看来。中国文化是一个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个体人生、人格理想的全面和谐的音乐性、艺术性、审美性的文化。在《艺术与中国社会》中,他指出:"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了被遗忘的过去——评电影《钢的琴》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14年 第8期 210-211页
作者:左亚男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电影《钢的琴》一经问世,就被赋予了很多光环,比如"国产电影口碑第一片"、"赢得了未来的电影"、"商业时代的诚意之作"等等。在中国电影迅猛发展的当下,电影《钢的琴》只不过用简单的故事,讲述了曾经的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命守望与精神原乡
收藏 引用
《创作评谭》2002年 第2期 14-15页
作者:颜敏 
为了把握梁琴的新作《难以诉说》,我重新翻阅了她前两本散文集《叶影》和《回眸》。我有一种感觉:如果她在散文创作的路途上顽强地走下去的话,那么《难以诉说》很可能成为她创作道路上重要转折的一个标识。因为《难以诉说》中既包括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