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个体审美"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音乐接受中的个体审美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06年 第12期 96-97页
作者:王辉山东聊城大学艺术学院 
电视这个拥有最多爱众群的现代传媒进入家庭,也正是家庭这种特定的审美场所决定了流行音乐的个体审美的形式,也决定了审美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绘画艺术中个体审美与大众审美的悖合关系
收藏 引用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 第5期26卷 122-123页
作者:刘静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系安徽铜陵244000 
文章从绘画艺术审美性的归纳、审美问题复杂性和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观念的积淀等多方面深层次剖析了大众审美个体审美的矛盾根源,相互转换的原因,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大众审美个体审美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相对体,而是可以相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创作中的美学因素--兼论现代美术院校中的美学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2年 第3期 75-76页
作者:方汀广州美术学院 
美学与艺术的关系在现代语境中往往被文艺理论所替代,而文艺理论囿于对具体艺术枝蔓的专注忽略了对艺术家心灵的培养,这导致现代艺术家个人化的审美心理感觉与建制性的外在社会发生了冲突。时代的旋律要求一种艺术对社会的回归,这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3年 第3期 22-31页
作者:薛富兴南开大学哲学系300071 
本文认为 ,与社会大众现实审美活动相脱离 ,是 2 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的主要局限。美学应以当代大众现实审美活动为起点、为归宿。审美当是人生之艺、人生之情、人生之趣、人生之福。当代美学应当走出理论美学、艺术中心论与精英立场 ,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代审美趣味论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6期30卷 44-48页
作者:李天道 
春树夏花,造化在我。人,即“我”,也就是审美创作主体,在美的生成与审美创作活动的开展中占有核心的和主导的地位,决定着艺术作品的审美旨趣和审美风格。同时,作为审美创作主体的人在对造化万物进行审美的观照活动中,不同的人,其审美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文学的价值
收藏 引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1期15卷 66-71,80页
作者:杨淑志 
对于文学作品,以往习惯于考察其文学性、艺术性。其实,文学作品做为一种精神产品,正是应当以价值观念予以考察、确立文学价值评价的重要地位。这对于改进我们文学批评理论薄弱的状况,推进文学创作和传播活动,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拟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群体审美意识初论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 第1期 70-74页
作者:傅谨 朱冠浙江省艺术研究所 美国佐治亚大学 
一般地说,个人是审美活动中最常见的审美主体.任何一个能够从事审美活动的个人都以其特定的审美感受,同时对对象表现出特定的价值判断.主体的审美意识外在地表现为对不同审美对象的不同反应,尤其在主体被激起强烈的美感冲动时集中凝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审美特征
收藏 引用
《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 第3期26卷 77-78页
作者:温晓慧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却没有因此而衰落,反而以一种新的形态发展。"玄学"的兴起,以个体为主的审美意识的觉醒,艺术创作中主观情感的表达,佛教艺术的传入等都使这一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思考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7年 第1期 123-124页
作者:蔡玉硕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审美素质是指人们开展审美活动以及满足自身审美需求所必须具备的主体素质。个体审美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心理事实,任何一个健康人甚至儿童都有其审美发展的潜能和内在需要。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人格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