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中国人物画"
85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人物画艺术语言转化的问题
收藏 引用
《新美术》1998年 第2期19卷 24-27页
作者:吴宪生 
作为与西方绘相对应的另一种绘,中国的审美法则、创作方法和艺术语言自成体系,同西方绘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事实.随着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发展,相互间交流日益广泛,虽然以文化背景为支柱的审美法则,创作方法依然不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人物画造型语言略论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0年 第1期26卷 219-222页
作者:褚滨济宁学院美术系山东济宁273155 
中国是极具人文性的艺术门类,它继承了历史的积淀,延续了传统的生命,在不经意间萌发了中国最高的哲思理念。因而,中国是和谐的,充溢着浓郁的情感关怀却不事张扬的造型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人物画问题探解
收藏 引用
《东南学术》1995年 第3期 64-66页
作者:刘兴淼福州画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人物画艺术美学精神探微
收藏 引用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4期26卷 83-87,112页
作者:郭福平福建教育学院中文系福建福州350002 
"形"、"神"的纠葛与对立,构成了中国人物画艺术美学精神的主体方面。在传统论中,"形"和"神"也构成一种有趣的二元对立。在魏晋以前,绘理论与实践基本倾向于重视形体描绘,而轻视神态与精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中色彩应用浅析
收藏 引用
《芒种(下半月)》2013年 第5期 227-228页
作者:丁立斌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家们对于运用色彩的技巧都是各有千秋。在中国人物画中,色彩应用通常指面中色彩与色彩之间存在的关系,其不仅将艺术家对色彩艺术规律的认识与驾驭方面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的艺术和“艺术”的人——兼谈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问题
收藏 引用
《新美术》1997年 第4期18卷 4-7页
作者:冯远 
按照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来审视90年代中国人物画的趋势和状态,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明晰的变异轨迹.无论是从人物画作品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和社会道德价值看,还是就家个体的艺术审美趣味的迁移和表现形式的嬗变来说:90年代的中国人物画经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山为助笔纵横--观王新伦的中国人物画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 第3期 137-139页
作者:卿建英 楚昆湖南女子学院 
家王新伦的中国人物画创作是丰富多样的,既有在回忆过去中追寻梦想的艺术创作,也有在直面现实中汲取诗情的艺术创作。不过,更有艺术冲击力的还是那些直面沉重现实的艺术作品。《万丈高楼平地起》、《父老乡亲》、《春融》、《铁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人物画的形象语言把握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5年 第11期 56-57页
作者:王志平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 
人物画与山水、花鸟在形象语言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物画的形象语言具有直接性.山水"借景抒情",花鸟"以物喻意",人物则通过形象来直接表情达意.这要求人物画在造型上的把握更为准确、更为丰富,从而达到所谓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石湾人物陶塑对中国人物画的借鉴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7年 第9期 130-131页
作者:吴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与陶瓷艺术学院 
中国人物厕走过漫长历史,积淀了蔚为壮观的艺术语言及多样的审美风格。在艺术史的长河中,它始终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主流价值的代表,具有引导其他艺术形式的标杆力量。石湾人物陶塑的发展历程始终浸淫在中国的滋养下,其风格变化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人物画创作之思考
收藏 引用
《新美术》1994年 第1期15卷 26-29页
作者:唐勇力 
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但也是一件很累很苦的事,一幅又一幅,不断创作,不断动脑筋,不断又有新想法,思索总是伴随着自己,欢乐是暂时的。又不甘心踏步走,想方设法地开阔眼界,提高修养,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不断地督促自己,这样,在长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