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中国声乐作品"
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声乐作品之乐性分析实用守则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15年 第3期 242-244页
作者:龚荆忆中国音乐学院 
每一首声乐作品都由"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两部分组构成。"显性因素",是指声乐作品谱面呈现的"曲谱"和"歌词"两部分。"隐性因素"是指声乐作品外延所涵盖的"类别&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和声在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中的意义及其操作--中国声乐艺术指导课程之钢琴伴奏曲谱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21年 第3期 180-184页
作者:龚荆忆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声乐艺术指导教研室 
尽管和声课是声乐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可是,同学们却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在与钢琴伴奏的合作中,对于“和声与歌唱”的相互关系及如何运用和声指导歌唱,一些同学依旧感到陌生。因此,本文探讨的重点是:在和声必修课程的基础之上,从艺术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女中音中国声乐作品研究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09年 第1期 182-183,239页
作者:陈燕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副教授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声乐作品中,相对于写给女高音的作品来说,女中音的曲目的确屈指可数。中国声乐作品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挖掘这些作品用于女中音演唱,是一项有探索性的研究工作,一方面要对女中音在理论上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咬字吐字问题探究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17年 第4期 81-82页
作者:李月华阳光学院艺术系福建福州350015 
声乐艺术是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相结合的艺术。作为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语言需要借助字音来表达。在演唱歌曲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语言在演唱中的基础性作用。一首作品的成功演绎,发声技巧和咬字吐字的完美结合是极为重要的,而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声乐作品的“民族风格”在美声演唱中的体现
收藏 引用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 第7期15卷 54-56页
作者:马蕾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北京100101 
美声唱法在我国已有了近一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西方艺术歌曲和歌剧演唱领域,已经涌现了一批跨入国际水平的中国歌唱家。当前西方音乐的发展空间相对饱和,国际的文化融合使音乐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东方特点。中国声乐艺术家可以借助美声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欧洲古典艺术歌曲与中国声乐作品
收藏 引用
《当代音乐》2022年 第12期 23-25页
作者:张媛沈阳音乐学院沈阳110169 
在悠久的世界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欧洲古典艺术歌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从巴洛克时期结束到19世纪20年代这一阶段就是古典艺术歌曲阶段。古典艺术歌曲不仅作为一个重要时期声乐艺术形式的代表,还代表了美声唱法,声乐作品处在不同的时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空中现真象,神明中透出幽情”⑴——赏析中国声乐作品《飞天》的音韵美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6年 第2期 60-62页
作者:叶惠薇广东省嘉应学院音乐系 
音乐作品《飞天》展示了中国音乐艺术的精髓,它从字韵,腔韵、气韵、情韵四方面所表现出的艺术美,再现了中国民族艺术的魅力,突出表现了中国音乐所特有的神韵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正声润腔 传情达意——也谈中国声乐作品中的语言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08年 第1期 91-94页
作者:侯文杰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语言与人声的结合是声乐艺术所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个我们用于日常交流的语言看似很简单,但在与歌声结合时却常会给演唱者带来困扰。如:教学中或舞台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深度研究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个性体现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23年 第3期 130-133页
作者:王萍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本论文提出基于深度研究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个性体现,通过研究分析明确了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应通过深度诠释与理解声乐艺术作品与艺术指导下的演唱情感表达,从而达成演唱者的目的。进一步分析了基于深度研究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论中国声乐作品的写意风格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15年 第2期 128-129页
作者:梁珊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中国声乐作品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其形式繁多、内容丰富、风格多变,同时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和影响,绝大部分作品又表现出含蓄、悠远、深邃的意境之美,突显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内在特质。本文中就以部分声乐作品为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