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与坚定信心,在指导中国声乐作品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文化自信视域下高师中国声乐作品教学的优化对策,包括精准声乐作品选择、加强文化背景分析、融入民族声乐技巧、注重文化内涵阐释,希望对高师中国声乐作品教学有所裨益。
摘要:中国声乐作品是当前高师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文化自信则是推动中国声乐作品教学优化的指导思想。文章从此出发,首先简介了文化自信内涵及意义,为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融入奠定理论基础,继而从中国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师中国声乐作品教学现状,最后,就如何从文化自信视域出发,优化高师中国声乐作品教学提出了对策,包括优化作品选择、加强作品分析、深化歌唱练习、坚持民族本色等。
摘要:钢琴伴奏艺术是声乐演唱和钢琴演奏综合的舞台艺术,从最初"红花"和"绿叶"的关系演变到现在平分秋色的舞台艺术。伴随着西方音乐史的发展历程。钢琴伴奏不断赋予了新的乐思、新的音乐结构形式、新的演奏呈现的方式。如19世纪上半叶的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以及民族乐派的艺术歌曲《夜莺》等。中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发展方向也如此,不但借鉴西方的钢琴音乐创作手法和钢琴演奏技法,而且进行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如肖友梅的《问》具有古典主义的创作风格。黄自的《红豆词》的钢琴伴奏具有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如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桑桐的《林花谢春红了》具有印象主义风格的特点。直到20世纪对中国民歌的改编融入了现代音乐创作的技法。如胡延江的声乐作品《玛依拉变奏曲》等。直至21世纪至近几年的现代时尚的音乐风格作品,其代表栾凯的《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归去来兮》等。
摘要:男低音歌唱家彭康亮长期致力于用西洋美声唱法诠释中国声乐作品,他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和个人演唱风格在“美声歌唱中国民歌”和“冬之旅”(中文版)两场独唱音乐会中最为突出,这也是他对“中西合璧、回归本土”的艺术理念积极践行的典型标志。在诠释近代艺术歌曲、民歌、创作歌曲等不同体裁时,彭康亮依据汉语语言特点,在字音归韵、字音比例、依字行腔三方面对西洋美声唱法做出相应调整。他的演唱展现出西洋美声唱法本土化的当代意义:用通码功能向世界展现中国音乐;作为音乐文化交流的转译手段;成为普及经典、提升大众审美的重要媒介。
摘要:中国声乐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如传统打击乐器、丝弦乐器的广泛使用都是在传统音乐框架下对声乐作品进行最本质的还原,难以提高传统声乐作品的精神意境。而美声男高音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运用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点,其音色和音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声乐作品的精神意境,拓展了声乐作品的演唱渠道。文章主要分析了美声男高音在我国传统声乐作品中的表现,以资业界同行交流探讨。
摘要:近年来,'中国声乐''中国美声''中国民声'等唱法、提法和概念被业内人士反复提及。虽然在不同层面上存在诸多争议,但大家的初衷是一致的,就是如何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歌声作品更好地呈现在世界舞台上,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流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中国艺术宝库中蕴含着无尽的音乐财富,没有人能否认中国数辈音乐家取得的艺术成就和精深造诣。
摘要:从形态学的视域下对中国声乐作品展开创作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形态”而“形态”,而是要达到从“形态”到“文化”的目的。中国声乐艺术形成至今融合了大批中外音乐元素,其作品当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形态特征是新时代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体现。对中国声乐作品创作进行深入的形态研究有许多关键问题需要提前解决,且可借鉴中国传统音乐的分析研究方法。
摘要:我的恩师周小燕先生曾经对我说,美声,不只是美好的声音,更是美好的歌唱。作为一个中国歌唱家,秉承恩师的教海和歌唱理念,用心用情美好歌唱,尤其要唱好中国声乐作品,这已经成为我终生追求的目标。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