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中国戏剧史"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戏剧史的缩影——介绍天津戏剧博物馆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89年 第4期10卷 60-65页
作者:黄殿祺天津戏剧博物馆 
编篡《中国戏曲志》的“副产品” 回顾1984年,为了编纂《中国戏曲志天津卷》,当时我负责普遍调查天津的戏曲演出场所。首先来到市第九中学的校址广东会馆。我曾在此校上过职业高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戏剧史的拓展——读《中国戏班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 第1期 155-156页
作者:尹权宇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戏剧史是门难搞的学问,“戏班”尤其难搞。难就难在资料的匮乏上。中国自古就有所谓“优”、“娼”不分的说法。演戏的人被视为不能入“士”流的“贱”人,不仅不能入“正”,而且杂书野中记载也不多。既使偶有披露,也往往是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剧本位·复线观·在地研究——傅谨《20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学术理路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8年 第2期39卷 121-126页
作者:穆海亮河南大学文学院 
"重写文学"之类的呼声由来已久,而20世纪中国戏剧史的重写尤为不易。在20世纪的中国,戏剧的艺术形态之丰富、外部生态之复杂、发展变动之剧烈,乃至与政治、经济、制度关系之密切,以及由此对戏剧生产体制、演出市场带来的影响之深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十年的追问:什么是戏剧? 什么是中国戏剧史?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9年 第5期 103-110页
作者:康保成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本文回顾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围绕"戏剧"、"戏曲"的概念之争,指出任中敏和王国维的戏剧观念大体上是相同的,即都主张戏剧的本质是角色扮演,但他们要么对戏剧史的共时性材料缺乏认识、对表演艺术相对漠视,要么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中国戏剧史》出版座谈会综述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7年 第3期38卷 32-34页
作者:李菁 
6月13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傅谨教授的新作《20世纪中国戏剧史》出版座谈会在京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郭沂纹主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中国戏剧的全景画卷和立体呈现——评傅谨《20世纪中国戏剧史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2018年 第4期 91-95页
作者:伏蒙蒙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傅谨教授《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所写起于1900年的戏剧活动,迄于2000年演出的话剧《切·格瓦拉》,论述对象不仅包括话剧,还涵盖京剧、昆曲、秦腔、豫剧、川剧、粤剧、沪剧、越剧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20世纪中国戏剧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评傅谨《20世纪中国戏剧史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7年 第5期33卷 265-268页
作者:李东东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生院上海200241 
自王国维《宋元戏曲》以来,关于中国戏剧史的论著不胜枚举。但是,这类通性质的著作讨论的范围基本上止于清末,如吴梅《中国戏曲概论》、[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等。而有关20世纪,尤其是前50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戏剧史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收藏 引用
《文教资料》2018年 第26期 28-29页
作者:管弦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中国戏剧史课程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之一,为了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门课设置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应当得到重视,并配合其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出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从而适应在艺术学背景下新的本科专业培养需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研究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1年 第8期 56-58页
作者:张茜茜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当前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设置,还是在课堂讲授和课时安排方面,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都处于十分弱化的状态,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可以深化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理解,也可以为中国戏剧史的学习夯实基础,同时有助于弘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的写作——以《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为中心的讨论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研究》2019年 第1期 53-62页
作者:傅谨中国戏曲学院 
艺术的写作体现了对艺术的认识。艺术与文学不同,它不能只关注作家作品,还需要关注经典作品在不同时代的演绎;即使就文学层面而言,也必须涉及它的技术演进。当代艺术的写作应该在重视中心的前提下关注边缘,丰富其叙述的对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