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中国散文史"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评《中国散文史》的守正出新
收藏 引用
《海峡人文学刊》2024年 第2期4卷 149-154页
作者:王炳中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中国散文源远流长,绚烂多彩,博大精深,史料浩繁,在分体文学史中本来就很难撰述,想在已有多部散文史相当厚实的基础上重写一部有创新价值的史著,更难上加难。福建师范大学散文研究团队迎难而上,汪文顶、郭丹、欧明俊、吕若涵四位教授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千古散文奇葩的大总结——欣读郭预衡《中国散文史
收藏 引用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4期12卷 125-125页
作者:邓韶玉 
中国号称诗国,其实近年出土的甲、金文说明,中国散文更早于诗歌,且其题材范围之广、思想水平之高、艺术成就之大,均不在诗歌之下:先素诸子散文、或汪洋恣肆、云龙雾豹,或雄辩博通、浩气逼人;两汉班、马之文,综合古今,牢笼百代,集诸子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明小品的审美特征
收藏 引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年 第1期 178-185页
作者:夏咸淳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室 
小品文是散文之一支,古已有之,至晚明而极盛,其艺术特征也体现得最为充分。晚明小品是在当时启蒙思潮浇灌下蓬勃兴起的,而写传统古文迥然有别的奇花异葩。它以短取胜,短而隽,短而有致,短而有味,所谓“幅短而神遥,墨希而旨永”;它活泼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张大复的散文小品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 第2期36卷 114-120页
作者:吴承学 
张大复是晚明的散文名家,其小品自然萧散,重在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受,在艺术形态上突破传统古文体制,突出地反映了当时散文小品生活化、个性、意境化的风气.其创作成就在晚明小品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冷艳”高格自清新——郭秋良散文《冷艳集》的文化意蕴
收藏 引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 第1期19卷 108-110页
作者:刘甫田 
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史上,散文与诗歌曾并驾齐躯,灿若群星的散文大家,烩灸人口的名篇佳构,足以令世人钦敬,国人自豪。纵观中国散文史,尽管各个时代不同,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多样,面目不同,然而,几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孕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究文心 史论兼备——读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 第3期53卷 143-145页
作者:闻莺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挚爱真诚 凝重秀美——叶圣陶散文思想艺术谈
收藏 引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4期27卷 67-71,6页
作者:傅瑛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叶圣陶以小说著名,其实他的散文更别具一种清醇宜人的风味,是现代中国散文史上独具魅力的一家。早在30年代中期,郁达夫就指出:“叶绍钧风格谨严,思想每把握得住现实,所以他所写的,不问是小说,是散文,都令人有脚踏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善辩与善喻——《孟子》的散文艺术
收藏 引用
《现代中文学刊》1999年 第2期 24-27页
作者:巢伟民 
古人读《孟子》,虽然主要从"经学"、"道学"的角度去研读,或以此作为谋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但是《孟子》文章的影响是无法抗拒的,其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对后人的文章无论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人的抱负——怀念郭预衡先生
收藏 引用
《励耘学刊》2011年 第1期 229-231页
作者:金宏达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师大的郭预衡先生,是我极敬仰的一位教授。郭先生以90岁高龄,不久前去世了。报上刊载的消息称,他撰写的《中国散文史》填补了研究空白,但似乎更引人关注的是,"恢复高考曾为北京市作文出题",题曰"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读《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的两个核心环节
收藏 引用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16年 第3期 34-37页
作者:庞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编选了《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这是《论语》中非常精彩而富有特色的一则,郭预衡在《中国散文史》中说:'这是《论语》中最长的篇章,不仅是坐而论道,而且是专题论证。这样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