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中国文化观"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林语堂的中国文化观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2009年 第7期30卷 79-86页
作者:王兆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20 
中西文化一直是近现代国人备感困惑和焦虑的一个难题,尤其在整体向西方看齐的文化格局中,如何评价中国文化就变得异常困难。与许多激进的文化先驱一样,林语堂的中国文化观开始走过了一个相当"西化"的道路;但不同的是,他中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君毅先生的中国文化观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 第2期 84-90页
作者:张祥浩南京大学哲学系 
文化问题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唐君毅先生所最关注的问题。他一生的著作,大部分都是文化的著作,特别是移居香港以后著作,更是如此。因此,他在生前被称为文化哲学家。在死后,被推崇为“文化意识中的巨人”。而对中国文化的论述,又构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毛泽东的中国文化观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1994年 第6期 26-30页
作者:周亚洲安徽省艺术学校 
试论毛泽东的中国文化观周亚洲毛泽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而十分重视运用马列主义立场与方法批判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正是通过这一批判与总结,他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观。他的中国文化观,强调马列主义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西交融中的中国文化观——以施韦泽和钱穆为例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3期12卷 7-13页
作者:陈泽环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234 
钱穆对于中国文化有"天下太平与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天人合一、文化与自然合一的最高信仰"、"宗教、政治、伦理、艺术、人生一体化的人生念"的概括,而施韦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钱穆的见解相当一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林语堂中国文化观的建构与超越——从传统文化的批判到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
收藏 引用
《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 第11期 123-125页
作者:冯智强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062 
林语堂中国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语丝"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解构,"论语"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重构,以及海外跨文化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中国智慧的最终建构等三个阶段。林语堂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精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话语转向与价值重构——略谈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
收藏 引用
《美术察》2010年 第10期 97-101页
作者:黄宗贤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说到底,"中国美术"是一种文化观,一个国家对文化观的把握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文化命脉,这也正是我们讨论"中国美术"的现实意义所在。讨论"中国美术"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展现民族美术传统精华,提升民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观念变革研讨会侧记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1992年 第8期 1-4页
作者:任敏 
由《民主与法制》杂志社和北京现代管理学院联合召开的“首届中国文化观念变革研讨会”,于6月22日~24日在北京举行.在京的和其它省市的专家、学者、报刊记者50余人与会,提交论文25篇.现将会议讨论和会议论文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主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十八世纪法国的“中国热”
收藏 引用
《北京政协》1995年 第9期 42-44页
作者:于岐山 
自16世纪初欧亚海运开通,中西海上贸易初期完全为葡萄牙人垄断。葡萄牙商人将中国的丝绸、陶瓷、漆器和各种工艺品贩运至欧洲各国,引起欧洲特别是德法两国上层社会对中国手工业产品和工艺美术品的爱好。路易十四时代首相柯尔柏创立法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