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中国绘画"
1,98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去相合”的美学间距——朱利安论中国绘画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 第2期044卷 21-32页
作者:吴攸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市闵行区200240 
法国当代哲学家、汉学家朱利安新近提出“去-相合”的概念,称之为艺术得以畅活的动力源泉。他将“去-相合”视为一个概念性的思考工具,以此打破人和事物因逐渐陷入“相符”而导致的贫瘠状态,开启新的可能性。就艺术创作而言,“去-相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初西方关于中国绘画的学术话语
收藏 引用
《美术》2024年 第8期 118-130,141页
作者:林艺艇(译)法国里尔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史系 
本文聚焦20世纪初期大西洋两岸的西方艺术史学者在学术讨论中对中国绘画接受程度的转变,并研究了其在动摇古典模式的美学讨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上的趋同导致了对西方连接历史、美学和史学语境的逻辑的质疑。此外,20世纪最初几十年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讨中国绘画艺术中虚实相生的传统美学
收藏 引用
《美术文献》2024年 第1期207卷 17-19页
作者:薛胜男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文章基于中国绘画艺术中的虚实相生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分析古代山水画的艺术形式,探讨虚实相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为读者提供解读中国绘画艺术的新视角,为创作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舟船意象在中国绘画中的符号生成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4年 第6期 29-31页
作者:王毛子广州航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舟船意象是中国绘画中一种重要的艺术符号,它不仅是一种形象的符号,而且是文化和美学的符号。舟船意象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文化的关系,也反映了作者的情感、思想、理想和境界。该文分析舟船意象在中国绘画中的不同类型和风格,以及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学西渐的历史轨迹——20世纪前期中国学人外文论述中国绘画概观(1914-1949)(上)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24年 第1期 4-22页
作者:洪再新美国普吉湾大学艺术和艺术史系 
了解中国绘画在全球艺术史上的地位,离不开一个历史的角度,包括中国学人从20世纪初开始用外文论述中国绘画的成就和要点,它们在国际中国画艺术市场和人文艺术学科发展中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及其深远影响,尤其是以粤籍名流如潘飞声(1858-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学西渐的历史轨迹——20世纪前期中国学人外文论述中国绘画概观(1914-1949)(下)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24年 第2期 4-15页
作者:洪再新美国普吉湾大学艺术和艺术史系 
了解中国绘画在全球艺术史上的地位,离不开一个历史的角度,包括中国学人从20世纪初开始用外文论述中国绘画的成就和要点,它们在国际中国画艺术市场和人文艺术学科发展中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及其深远影响,尤其是以粤籍名流如潘飞声(1858-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马远《寒江独钓图》看中国绘画的留白之美
收藏 引用
《天工》2024年 第15期 65-67页
作者:李金蓉四川音乐学院 
留白是中国绘画营造意境、渲染氛围、表现情感的手法之一,体现了中国绘画的鲜明特色,自古以来深受画家的青睐。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画之精髓便在留白,在其作品《寒江独钓图》中体现尤为明显。因此,对马远《寒江独钓图》中的留白特点进行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早期敦煌壁画飞天形象的演变中看中国绘画的审美趣味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24年 第5期15卷 62-64页
作者:孙乐彤 张充吕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自十六国至元代末期,历时千余年,在随着佛教经由印度、犍陀罗的大月氏国(今新疆伊犁)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西域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艺术绘画理念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象。本文将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限扩展:中国绘画艺术的空间表达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24年 第4期 120-135页
作者:房钰筑 高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绘画的空间表达具有无限扩展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在布局构图方面的特点是移步换景,从定点空间向移动空间扩展,主要通过散点透视、三远法、留白等实现;在笔墨手法方面的特点是形神兼备,从物象空间向心象空间扩展,主要通过线条、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初中国绘画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潮流——从“日本主义”到“中国热”的转向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23年 第4期 73-80页
作者:周建朋大理大学滇西民族艺术研究院671003 
18世纪欧洲“中国热”潮流风行,具有广泛覆盖性和普遍性,从王宫贵族至于市井平民都具有极大的兴趣。在20世纪初东西文化交流的又一盛期,所兴起的“中国热”,在关注中国文化的对象、层次和方式上都从风行的“日本主义”向中国绘画的关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