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中国艺术人类学"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艺术人类学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3年 第6期175卷 152-168页
作者:方李莉 路瑞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 中国艺术研究院 忻州师范学院 
中国艺术人类学是受西方艺术人类学影响发展而来的一门科,由于其研究对象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这些艺术的根脉一直通向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因此,这一研究极大地区别于西方人类学对无文字部落艺术的研究。另外,艺术人类学的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凌纯声:中国民族志开创者与中国艺术人类学先驱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5年 第1期 5-16页
作者:朱阳中央民族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生活样式设计工作室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凌纯声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人类学家、民族家和音乐家。虽然他没有对艺术进行过专题研究,但是在他一生的民族志研究中涉及了大量的中国民族艺术,其中包括了他书写的作为中国第一部人类学民族志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所以凌纯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艺术人类学:历史、理念、事实和方法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报(社会科版)》2007年 第6期29卷 87-91页
作者:郑元者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中国艺术人类学是一门有系统的新兴科。通过对科情境的历史梳理和评判,认为旧式的艺术人类学主要以研究无文字社会的艺术为己任,而新的艺术人类学在时间性和地区性上有其更大的范围,因为它要重建迄今为止世界上所有民族的艺术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今天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人类学——新时代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报》2018年 第4期15卷 20-27页
作者:董波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新时代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并提出了新的挑战。以此为依据中国艺术人类学应寻找新的科发展生长点。生长点是科发展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个关键,就能为科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科发展。中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本土化的中国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收藏 引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7年 第1期10卷 29-37页
作者:施艳萍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传媒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它与本土化的中国艺术人类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主要体现在文化目的、研究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刍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功能主义研究路径——以仫佬民歌研究为例
收藏 引用
《江南大报(人文社会科版)》2012年 第2期11卷 100-104页
作者:滕志朋 陈贻琳 黄丝雨广西财经学院文传系广西南宁530003 
功能主义研究路径,是艺术人类学"中国化"的有益尝试。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功能主义研究,立足本土,以各民族的民俗艺术为田野对象,探究民俗艺术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分析把握该文化事象功能发挥的机制。功能主义研究还要求从民俗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艺术人类学科建设的新发展——评介方李莉、李修建著《艺术人类学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8年 第22期 172-173页
作者:蒲涛 曹秀利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术专著的出版是科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内有关艺术人类学科的研究主要以论文形式出现,而以艺术人类学为书名的著作很少专门涉及艺术人类学科建设相关议题,方李莉、李修建的《艺术人类学》是目前国内难得一见的将艺术人类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 第2期31卷 111-121页
作者: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以全球性的眼光来关注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需将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置身于世界艺术人类学的共同体来认识。关注2017年国际艺术人类学的四个研究趋势,以及艺术民族志所探讨的焦点与重点,一方面是国际艺术人类学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实践到理论:2021年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焦点与热点问题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22年 第3期35卷 5-17页
作者:方李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1189 
有关2021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讨论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可以用“从关注实践与实证研究进入了关注理论或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这句话来概括。这样的现象也是一种发展规律,不仅中国艺术人类学在发展中会经历从重视实践到重视理论研究这一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报(哲社会科版)》2009年 第1期31卷 24-35页
作者:周星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 
在回顾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人类学在面对民间艺术或乡土艺术时所持有的"大"、"小"的文化视野,认为艺术人类学中国大有作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多地则应扎根于艺术的田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