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中心话语"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以意象为中心话语建构文艺学理论体系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1995年 第6期22卷 77-80,55页
作者:夏之放汕头大学中文系 
原有的以“形象认识论”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话语的文艺学理论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而审美意象,较之于形象和日常生活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它是贯穿全部文学活动流程的审美内涵的中心载体。以审美意象作为中心话语,必将使文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感性直观”新文艺理论体系中心话语的最佳选择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1997年 第12期 41-43页
作者:杨立民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710065 
文艺理论研究得以展开的必要理论前提,是建立理论研究的中心话语。从本质上说,它是对文学活动存在方式即“文学性”的理论概括和把握,循此,才能建立起相应的文艺理论体系。综观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艺理论,至今仍处于尚未完成的学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情结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 第2期 38-43页
作者:欧阳友权 
电脑网络是伴随西方社会的后工业化发展而来的,网络文学身上打上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深深烙印.我们对网络文学作文化学诠释,需要廓清这种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图-底"关系——后现代主义文化诗学的逻辑背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白”的回音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1993年 第2期 35-36页
作者:程文超 
文学批评曾经有充分的理由把十年内乱中的文学判定为“空白”。《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一书无疑对批评的这种“判定”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首先表现在观念上:当我们把文革文学宣判为“空白”时,我们的观念至少在某一点上与文革相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为人民——首届中国社区艺术巡回展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4期 23-28页
作者:江铭 
中国当代艺术经过短暂的二十多年的大跃进式的历史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体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映射了一个时代的转折与变迁,承载了无数中国新时代文化知识分子们的梦想与期望。然而,这二十多年艺术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世界
收藏 引用
《科技信息》2009年 第14期 109-110页
作者:张春妮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我认为张爱玲的身上辉映着动乱时代的影子,这位一夜走红的女作家,从骨子里到笔尖都流露出让人心寒的苍凉。虽然她的作品题材千变万化,但"中心话语"永远是苍凉,一种深入骨髓的乱世苍凉。这种苍凉是作者独特的审美艺术创造,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林菁菁图语索隐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1997年 第5期 25-27页
作者:岛子 
林菁菁图语索隐岛子诗性与灵气林菁菁图像语言的个性因素,盖缘于她自少女时代就热衷诗歌写作而得以独化的灵气———一种幽渺、颖悟、精灵的诗性秉质,所谓“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管子·内业》)。观其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从美学角度观照张爱玲小说的“苍凉”
收藏 引用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年 第2期23卷 147-148页
作者:王秀娟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本文作者认为张爱玲的身上辉映着动乱时代的影子,这位在上海一夜走红的女作家,从骨子里到笔尖都流露出让人心寒的苍凉。虽然她的作品题材千变万化,但"中心话语"永远是苍凉,一种深入骨髓的乱世苍凉。这种苍凉是作者独特的审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中刀——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现象透析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1998年 第6期 58-62页
作者:李保平 
一种文化整合力正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起初聚合在它周围的那些文化因素,又开始了它们新的游走过程,它们分散到人们各自不同的生存心理空间当中,并建立起自身独特的话语系统,然后继续着与世界的对话。即使人为地树立整体主流文化的概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久违的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收藏 引用
《大艺术》2003年 第1期 79-79页
作者:李昌龙 
2003年9月23日,我以公差的名义到北京中国美术馆观看了"第三届中国油画展暨黑龙江、辽宁、吉宁、山东、四川、重庆、解放军地区油画展"。时隔9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以区域展的方式出现是一种进步,它展现了中国油画发展的多极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