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临时救助"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临时救助:共同富裕背景下社会救助体系的新支柱
收藏 引用
《社会保障评论》2025年 第1期9卷 98-111页
作者:张浩淼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我国临时救助制度建设是为了帮助各类家庭与个人应对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弥补社会救助安全网的漏洞。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临时救助需要应对风险社会中的人口流动与工作贫困问题,并承担起社会救助体系新支柱的重要任务。作为风险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重“晕染”:临时救助减贫效果感知的影响机理探析
收藏 引用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 第1期27卷 88-101页
作者:李瑾 张乐中共临沂市委党校 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临时救助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补短板”“扫盲区”“托底线”的关键作用,可以显著提升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究了影响临时救助减贫效果感知的核心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贫困家庭临时救助制度研究
收藏 引用
《社会保障研究》2017年 第6期 89-93页
作者:宋绪男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山东烟台264006 
贫困家庭临时救助(TANF)是美国现行的一项重要社会救助制度,其通过一系列的促进计划为有儿童的美国贫困家庭提供基本的帮助。该制度的设计运行有着强调临时性、突出州政府主导性、提供主体多元化等鲜明的特点,对受助家庭和社会经济也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市级政府临时救助绩效评价探索——以2022年A市为例
收藏 引用
《财政监督》2024年 第7期 43-47页
作者:王沛盈上海闻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助推临时救助成效精准,本文以2022年A市临时救助项目为例,根据本项目财权和事权不完全匹配的特点,侧重资金编制和使用情况、补贴资金全流程管理和镇(街道)管理人员和临时救助对象的评价,探索市级政府临时救助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风险社会与“急难”风险的应对——兼论社会救助救急难的常态化机制构建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2015年 第4期 58-64页
作者:兰剑 慈勤英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矛盾凸显的高风险时期,如何有效地化解困难群体面临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风险,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现代风险社会的背景下,为应对各种突发性的社会风险,高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适应性治理与整体性协同:对江苏兜底保障探索的理论诠释
收藏 引用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0年 第4期19卷 485-494页
作者:张亚玲 郭忠兴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5 
兜底保障既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制度安排。新时期,尤其要从多维视角审视贫困的成因,以发展的眼光设计、构建社会保护网,准确把握“底”的内涵,努力创新“兜”的机制。研究表明,江苏在兜底保障探索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