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主体和客体"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反映的主体性原则和客体性原则的辩证统一关系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1996年 第1期 45-46页
作者:田耘武汉水利电力学校武汉430070 
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反映活动中相对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把众多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属性,贯穿到反映论,就是主体性原则。换言之,主体性原则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反映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等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表现与再现——中国传统美学特质之我见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1991年 第2期 84-86页
作者:王效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中国传统美学是再现论的美学,还是表现论的美学,这个问题在前几年的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热潮中,得到了很热烈的讨论。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西方传统美学和艺术偏重于再现、摹仿、写实,而中国传统美学则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然而叶朗在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绘画是心灵的外化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1年 第5期 150-151页
作者:王子明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曼谷吞武里大学 
自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到卡尔纳姆,近现代哲学一直在试图证明“唯我”与“语言哲学”之间的关系。“形而上学”是对存在本质提出质疑并通过理性的逻辑推导,透过简单的感知来上升到对人、现实、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现象与现实理由的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艺术教学的可行性 以视觉艺术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6年 第3期 147-148页
作者:尹言 吴云峰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具有两个层面:物质性和精神性。艺术的表现技巧、形式的美感是物质的,物质有着自己固定的法则,是可教的。然而,艺术所传递的创作灵感、艺术家想通过作品表达的内心世界以及把生活转化为艺术的过程是无形的,是精神的,是不可教的。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鬹的意象造型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 第2期 16-18页
作者:杨冬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鬹是我国新石器时期文化中陶质器皿的一种,在鬹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一个具有拟形倾向的时期,作者试图从艺术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对这种美术现象中所体现的创造心态和审美特点作出分析,重点考察其中意象性的来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公安院校的德育环境
收藏 引用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1999年 第4期12卷 40-42页
作者:梅光明 
公安院校德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是一项党性强、科学性也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摆脱不了时空的束缚,环境的约束。正确设计和运用公安院校德育的环境,是搞好公安院校德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公安院校德育环境的含义及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