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主部"
3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解析
收藏 引用
《理论界》2006年 第6期 204-205页
作者:李欢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柴科夫斯基给乐坛最大的贡献就是协奏曲作品,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因其民族性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超越了国界的藩篱。本文对该作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进行了评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奏鸣曲结构的三个来源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3年 第2期 28-30页
作者:杨永泽 
奏鸣曲结构是西方音乐思维在结构上的最高体现,是经过从巴洛克到古典乐派几代人的艺术实践和探索才逐渐形成的。它的形成大大深化和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内容,在西方音乐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划时代的历史作用。 奏鸣曲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它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类精神文明中的珍宝——论莫扎特的《g小调交响曲》
收藏 引用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 第4期10卷 10-11页
作者:张希乾 
多少年来,关于莫扎特的天才与命运问题一直萦绕在诗人、音乐家和学者们的脑海里。岁月的流逝,人们在已往诗意的传说背后,看清了这位勤勉而坚强的音乐家的真正品质。正如同莫扎特自己表述的那样:“人们认为我的艺术创作是轻而易举得来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交响乐的人文价值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家》2014年 第3期 20-25页
作者:孙红杰 
交响乐有着深沉的历史积淀、厚重的人文底蕴、饱满的人性关怀,它在各个侧面上都浸透着"人性智慧",洋溢着"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创造的伟大成就。一在广大古典乐迷的心目中,交响乐似乎是最严肃、最困难、也最令人敬畏的一个部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思与酣歌》的演奏技法探讨
收藏 引用
《民族音乐》2005年 第4期 44-45页
作者:苏菊 
著名作曲家李遇秋创作的手风琴作品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他的创作个性鲜明、内涵深刻,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又充满强烈时代气息,其代表作手风琴独奏曲《沉思与酣歌》就是这样一部精品。此曲写于 1993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的追忆——杜兆植交响诗作品《风雪、万里、家园》的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11年 第2期 40-41页
作者:那吉丁新疆塔城地区歌舞团 
一、作品的起源上世纪八十年代作者为了继续深入研究蒙古族民间音乐,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进一步体会蒙古族传统音乐的风格、色彩、特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奏鸣曲式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3年 第4期 22-28页
作者:J.韦伯斯特 叶灯 
奏鸣曲式的曲式原则堪称由古典时期到二十世纪以来一切音乐曲式或完美规范的音乐形式中最为重要的曲式原则,这种曲式是指某个单一性乐章的音乐写作方式,而决不是指整个奏鸣曲的音乐体裁。这种乐章通常是器乐套(?)——例如奏鸣曲、钢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论圣桑《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音乐天地》2014年 第9期 52-54页
作者:潘应东西安音乐学院爱乐乐团 
圣·桑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音乐家,重要的作品有《动物狂欢节》《骷髅之舞》《参孙与达利拉》《第一交响乐》《第二交响乐》《第三交响乐》等。圣·桑不仅是一位作曲家,还是一位钢琴及管风琴演奏家。他10岁时第一次公开演奏,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奏鸣曲式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4年 第1期 16-23页
作者:叶灯 J.韦伯斯特 
三、再现部 再现部通常采用主题明朗清晰的“双重返回”的形式作为开始。但当主部出现两个或更多的主题时(不是连接部),那么调性上的返回则应与其中的第二个主题的调性相吻合。第一主题往往较早地出现在其他调性之上(贝多芬奏鸣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大型声乐作品的经典之作——声乐协奏曲《海燕》分析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02年 第3期 59-60页
作者:曹家韵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大型声乐作品创作历程,不难发现那些规模大、结构与创作技法复杂、作品的内容都很有份量,同时又被广大音乐听众熟悉和喜爱的大都是合唱作品。而由著名作曲家秦咏诚于1963年创作并于1974年修改后在1981年全国交响音乐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