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乐籍制度"
35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礼户”的萌发--北宋后期的生员奏大
收藏 引用
《天津音学院学报》2009年 第1期 7-14页
作者:张咏春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届音乐学专业博士毕业生北京100029 
"礼户"是指萌发于北宋,雏形具于金,成型于元,在明清时期得到继承延续,至清亡以后解体的一个出身于"非贱民"阶层,专门承应祭坛之上的坛庙吉礼礼,与户在社会身份、社会对待、行使职能等方面有明显区别的群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由“冀州调”与“中州调”语言差异引发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18年 第12期 52-52,78页
作者:杨之光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魏良辅《南词引正》中道出了因方言差异而产生的几种北曲音调,并特别指出中州调在所有北曲音调中的特殊地位。但根据学者对河北、河南一带语言的研究,两地的语音差异并非如南北方言差别之大。本文将在乐籍制度下音声技艺一致性的语境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拓展“西安鼓”研究领域的一点思考
收藏 引用
《交响(西安音学院学报)》2006年 第3期25卷 5-11页
作者:项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100029 
西安鼓究竟是一个在历史即独立存在的“种”,还是学者们依据当下理念所给予的认知?西安鼓与鼓吹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我们需要宏观把握下的微观、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地对西安鼓进行综合研究。在调整学术理念和拓展知识结构的前提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冀中地区【剪靛花】同宗现象的解读
收藏 引用
《星海音学院学报》2011年 第3期 94-99页
作者:柏互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100027 
河北冀中地区存在着许多【剪靛花】曲调的变体,学者们大都从自然传播的角度研究,认为这是由移民、战争、交通运输等因素导致的。文章提出,自然传播只是【剪靛花】在冀中地区产生众多变体的一个要素,历史上的乐籍制度、明清时期的王府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冀中“音会”及其历史内涵
收藏 引用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1期13卷 106-109页
作者:周晓爽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100034 
通过介绍冀中"音会"概况并追溯其历史来源,探讨了户承载的国家吉礼用对于民间信仰祭祀用的影响以及历史上的国家礼留存在现在乡村社的现象。音会主要仪式为吉礼(民间信仰祭祀)与凶礼(葬礼),凶礼模仿佛道超度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