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乔仲常"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中影子的成因探究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3年 第21期 10-13页
作者:曾彬淇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画家较少在画中描绘影子,现今留存下来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有一幅作品明确地画有影子,即北宋画家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该文针对乔仲常在绘画中描绘的影子给出解释,具体的原因包括与文本的对应、月夜情境的营造以及“有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现与接受:文图关系视野下的乔仲常《后赤壁赋图》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 第1期 94-98,236页
作者:李征宇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受苏轼《赤壁赋》的影响,赤壁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源远流长的母题,相关画作层见叠出。北宋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运用白描、异时同图、文图结合等方式将赋文进行图像转译,其中文字的介入使画作精确展现了赋文的情节,充分传递出图像的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遒逸卓然——乔仲常《后赤壁赋图》探析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20年 第3期 68-73页
作者:张大箴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后赤壁赋图》是乔仲常的代表作品,该作以苏轼《后赤壁赋》为引,画面丰富且生动,面貌犹取前人但风格自秉。整幅画作更显“清”与“逸”。尤其是“逸”,在中国绘画史上更为难得。从这个角度来看,乔仲常推动了中国山水画多方向的发展,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义阐释与图式变体:传乔仲常《后赤壁赋图》新论
收藏 引用
《中国美术研究》2020年 第3期 63-71页
作者:王一楠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北宋画家乔仲常“精巧”和“出新”的特点在《后赤壁赋图》中得到展现。该作凭借梦境结构和细节特征创造了非凡的意义空间,呼应了苏轼关于“畸零”和“如梦”的人生体验。而清宫缂丝赤壁图及相关明清作品显示出乔仲常所创图式的流转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后赵令畤跋文考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0年 第3期 33-34页
作者:Francesca Leiper南京艺术学院 
文章以传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后赵令畤的跋文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政治背景的角度,分析赵令畤与苏轼的关系,探讨赵令畤与此画收藏者梁师成的往来,最后推论赵令畤在此卷后题跋的动机和原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遗失的环节:南宋赵伯驹、赵伯骕的赤壁主题创作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年 第1期 77-84,I0004页
作者:王一楠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在《后赤壁赋》主题叙事长卷沉寂了四百余年后,文徵明的《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突现。这看似缺乏逻辑的画史现象,指示了曾存在赵伯驹、伯骕赤壁图的可能性。在北宋到明代《后赤壁赋》叙事画的图式转变中,赵氏兄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轼形貌的图像学新证
收藏 引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 第3期 139-149页
作者:邵晓峰中国美术馆北京100010 
通过梳理、研析宋代文献,可以得出苏轼形貌的四个特征:胡须不多、眉目清朗、脸长而奇、身材修长。在此基础上,经过对比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南宋马和之《后赤壁赋图》、南宋马远《西园雅集图》、元代赵孟頫《东坡像》,进行图像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取舍与平衡:文徵明与“后赤壁赋”叙事性长卷的图式生成
收藏 引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年 第2期 84-95页
作者:王一楠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本文在"叙事画"的范畴中,讨论按照线性顺序展现苏轼《后赤壁赋》的长卷作品。在相关的图像群内部,文徵明的《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是继北宋乔仲常之后的第二个高峰,展示了赤壁主题叙事性长卷的另一种图式来源,并在其成型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