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习作素材"
32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写在细微处 作于生动时——苏教版三下习作4《描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新作文(小学教学版)》2009年 第5期 51-52页
作者:李争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铜山镇驿城小学 
《描写人物对话》是苏教版三下习作4的习作教学内容,编者旨在让学生掌握描写人物对话的一般方法。教师通过情景创设,广泛选材,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素材之丰富;通过师生合作表演,让学生学会抓住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等细节将对话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童真 童趣 童年——《童年趣事》习作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 第4期 24-25页
作者:范锦飘广东省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四小学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第二条指出要"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第三学段的第二条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捕捉生活细节 珍视独特感受——《我学会了……》习作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7年 第10期 36-37页
作者:李智芳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镇一小546700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本设计用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提炼思想、丰富情感,使学生产生表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境拓思 合作互动议春游——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我的建议》习作指导设计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2006年 第2A期23卷 13-14页
作者:连雪红龙岩市实验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走进生活,感受春天,体验观察、思考、表达的乐趣。2.学习有意识地从大自然中搜集习作素材。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春游的建议,做到理由充分,并配上插图或以前去游览时的照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那一刻,我长大了》(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教学》2020年 第7期 32-33页
作者:廖文娟浙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林街小学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回顾成长历程,能顺利甄选习作素材。2.运用特写镜头和内心独白,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那一瞬间的细节放大,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3.愿意与同学分享习作,并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教学重点:精选材料,学习运用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习作1》教学设计(二)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9年 第7期 94-95页
作者:王爱华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教学理念三年级习作贵在习作兴趣的培养,教师对习作形式与内容不加限定,更不强调技能,让学生自由选择习作素材,自由表达思想情感,自由运用个性语言,说清楚谁和谁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语句通顺,让人看明白就可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由“难为”到“善为”
收藏 引用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年 第1期 29-31页
作者:朱伟平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 
习作教学中,我们常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俗语,来形容学生习作素材匮乏。然而,在平时习作教学中,我却发现另一共性的问题:很多学生的习作选材很好,但就是写不出质量高的习作来。仔细分析,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构思欠佳,即谋篇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寻米?采米?造米:孩子习作成“有米之炊”
收藏 引用
《名师在线》2018年 第4期 29-30页
作者:王斌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孩子害怕习作,写不好习作,主要原因是没有习作素材,'无米之炊'。本文阐述了小学生习作素材采集的有效途径:寻米,着眼于单元整体教学,阅读与习作深度融合,单元习作目标分解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拾级而上;采米,设计作前学习单帮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效搭建支架 优化习作指导——《那一刻,我长大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收藏 引用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2年 第5期 37-39页
作者:马益彬 刘荣华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实验学校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教研室310003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为《那一刻,我长大了》。学生习作时需调动生活经验,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找出印象深刻的事情,按照一定顺序把它写清楚,并将自己感到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五年级学生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搭好四个支架,让学生习作更有章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学段习作为例
收藏 引用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年 第9期 24-25页
作者:田春丽昆明学院附属经开学校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习作表达,而且还采用了专题单元习作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习作素养的生成与发展,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方法引导具体而有序,为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应依据教材习作素材要求来设计教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