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习惯用语"
3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习惯用语
收藏 引用
《小学生时空(汉)》2013年 第3期 30-35,34页
作者:木樨董少飞动漫工作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习和使用英语习惯用语的两点体会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翻译》1996年 第2期9卷 59-60页
作者:邹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英语习惯用语如同中文成语一样,具有生动、幽默、简洁、深刻等特点。它是英语词汇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意图从“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英语习惯用语”以及“注意区别中、英文习惯用语方面的不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说明英语习惯用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思教师课堂习惯用语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2008年 第1期 11-11页
胡继春在《教师课堂习惯用语反思》一文中选取了四句教师课堂习惯用语进行分析。1“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这种提问方式看似给了学生平等的参与机会,却是以学生是否有能力回答作为标准的,将更多的学习成绩暂时不良或不能回答的学生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酷:创意再生产”国际艺术展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5年 第3期 10-13页
作者:顾振清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谐音广告语的禁忌
收藏 引用
《设计艺术研究》1996年 第4期 76-77页
作者:夏晓鸣 杨昌庆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维吾尔谚语汉译琐谈
收藏 引用
《语言与翻译》1990年 第4期 44-47页
作者:刘文性西北民族学院 
谚语是语言的精粹。它是各族人民社会斗争、生产斗争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广大劳动人民以其聪明智慧和艺术才华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学珍品。谚语以其含义深邃、哲理丰富、比喻形象、讽刺辛辣、爱憎分明、语言精炼、排比功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学书的路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1997年 第4期 18-21页
作者:孙轶青 
我是山东省乐陵县人,出生在一个普通劳动农民的家庭。父亲深受不识字之苦,宁肯省吃俭用,也要供我读书,改变祖辈都是文盲的状况。所以我从六岁起便上学读书,而且经受十年寒窗之苦,达到了中等文化程度。农民看重读书人,尤其看重写一笔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物权法》关于共同共有的规定在适用中的若干问题
收藏 引用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 第6期10卷 119-127页
作者:薛军北京大学法学院 
200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这部法律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然而由于其涵盖面广、制度设计难度大,加之中国所特有的国情等原因,使得本法适用中仍然存在诸多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派美术的成因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2年 第Z1期 33-38页
作者:范梦 
现代美术与历史上任何一个具体的艺术流派不同,它不是由一些有共同志向的艺术家组成的群体集团,没有统一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除了在“摆脱传统”这一点一致外,可算是由许多相距甚远、主张各异的画派所汇合成的一股时代潮流。因此,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河湟“花儿”的语言特色及修辞艺术
收藏 引用
《群文天地》2020年 第1期 25-34页
作者:杨生顺不详 
河湟“花儿”,是河湟地区的人们用当地习惯用语和方言俗语创作的,因此具有通俗性、口语化特征。譬如:房子哈修着墙泥着,墙头上土块俩垒着;一搭儿不到心有着,万人的口舌哈压着。这首作品整体上采用了“着”尾结构,“房子哈修着”“墙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